第30封信:为什么要读非小说类名著(1 / 2)

态度:吴军家书 吴军 2890 字 2023-08-12

半年前,我和梦馨的老师开家长会时,讨论了提高水平的事。老师询问了她平时的图书、杂志,建议她高中后,可以更经典的一些图书。寒假期间,梦馨询问非类图书的必要性,这封信是我的回答。

梦馨:

今天和你聊一聊的问题。

两年前,我们在你的学校开家长会,谈到的问题。当时,我问你的老师,是否需要给你指定几本非类的书读读。你的老师说,那时还早,由着你的兴趣来就好。于是在过去的两年里,你一直在大量地,这让你的速度变得非常快,理解能力提升了不少,而且你对本身有了兴趣,可以说读是有用的。你在最近的一年里已经开始《大西洋月刊》《外交政策》《经济学人》这些杂志,并且对斯坦福、MIT或者约翰·霍普金斯的科技报道一直感兴趣,这也说明你通过养成了习惯和较强的理解力。但是仅仅,甚至一些严肃的期刊还远远不够。我觉得现在是时候让你读一些非类名著了。

为什么要非类名著呢?除了增长知识外,我觉得还有以下4个好处。

第一,可以进一步提高你的语文能力,特别是理解力。

名著或者说经典,是经过了时间考验的。它们在思想性、文学性和逻辑性等方面,都堪称一流。这样的图书,必将使你的语文能力有很大的提升。这种提升,会帮助你学好其他课程。名著的表达水平都很高,它们本身就应该作为你写作的范本。相比优秀的,这些非类的名著里面不会有华丽的辞藻,但是这些名著阐述的都是重要的问题,而且它们阐述观点的方法和步骤都堪称样板。这些分析问题的方法和写作方法是你必须学习的。

将来你不论做什么,都需要成为那个领域的专业人士。专业人士就免不了要写东西,而写出的东西,无论是简短的邮件,还是一份正规的报告,你都希望体现出自己的专业水平,而不是逻辑不通、含义不明的句子堆砌。此外,你一定希望将来自己写的词句足够优美流畅,被读者记住。要做到这几点,最好的办法就是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

第二,名著中常常充满了智慧。

世界上的人很多,观点也很多,对同一件事,你可以轻易地找出几十种不同的看法。但是,有些看法比较好一些,有些则充满了毒素。就拿对人生的看法来说,我觉得富兰克林的看法就充满了智慧,而这些在他并不厚的自传中讲得一清二楚。我知道你们的老师喜欢把你们往自由派的方向引导,但什么是自由,在一个社会中,公民和政府之间应该彼此遵守什么样的默契,这在卢梭和孟德斯鸠的著作中讲得一清二楚。

每一个被尊敬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智慧,这些智慧,就写在他们相应的经典中。从《圣经》到中国的孔子和孟子的经典著作,从《孙子兵法》到《联邦党人文集》,都充满了智慧,里面的很多观点可以作为我们的行事准则。这些常常不是读或读杂志能够读到的。当你读那些经典时,其实就是在和过去的那些贤者进行思想交流,他们给你的智慧,甚至会超过你的老师和我们能给你的。

我年轻的时候有一段时间身体不好,人变得有点儿忧郁。帮助我走出困境的不是老师、同学和父母,而是尼采和贝多芬,当然我见不到他们,只能读尼采的书,介绍他们二人生平的书,以及听贝多芬的音乐。你可以看出,经典对人的影响可以有多大。

第三,名著是系统地了解一种思想的捷径。

虽然严肃杂志上的文章质量非常高,但是由于篇幅原因,只能讲一个具体观点,前因后果通常都被省略掉了。没有上下文,一个孤零零的观点,形成不了知识体系。这些观点,只有放到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中,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