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封信:论友情:交友时不要怕吃小亏(1 / 3)

态度:吴军家书 吴军 3343 字 2023-08-12

梦华到MIT一段时间后,给我写邮件表示她一切都好。她和那里的同学相处得很好,大家在一起很开心,同时告诉我们学校对交友的建议。

梦华:

根据你在电话里讲的情况,我能感受到你在学校过得很开心,你的妈妈也放心了。我本来就没有什么担心的,因为相信你无论去了哪所学校,都会适应。

上次,WJ叔叔说MIT的学生都非常友好,我到学校看了之后确实有这样的体会。你的周围有很多和你相似的人,从兴趣爱好到生活习惯。这非常好,使你有机会交一些好朋友。

朋友多了首先会让你愉快,这是人的天性。不用我多说,你也能切身体会。因此关于这个方面,我今天就不说了,以免浪费你的时间。

上名校的目的除了接受的教育稍微好一点儿之外,就是能有一个很好的同学圈子。这样便于你交朋友,这甚至比教育更重要。一个人有的是时间学习,但是交朋友,即使有时间,也要有可交往的对象。有可交往的对象,有时间,这两件事凑齐,恐怕只在大学里有这样的机会。

先说说人。能考上MIT的都不是一般人,大家不仅聪颖勤奋,而且大多很有教养。从历史上看,MIT有1/4的本科毕业生后来成为大公司的高管,这个比例在全世界都是非常高的。因此,这个环境好得不能再好了。从时间来看,年轻人在一起生活学习4年,有足够的时间了解他人在性格特点上的每一个细节。更重要的是,大家彼此是坦诚的,这样彼此才有机会感受对方的内心,这一点在工作中是做不到的。

你在工作之后会发现,有些同事即使共事时间很长,也不一定能深交。在工作中,更多是业务上的关系,难免有点儿功利。但是大学却不同,同学的功利心不会太强,彼此愿意相互照应,这是出于年轻人的善意和天然的交友欲望。大学生抄个作业或者帮个什么忙不是什么大事,也不会因此觉得欠对方一个人情,对方也不会要什么回报。但是,一旦走出校门,大部分人在“你的”和“我的”之间就分得特别清楚。从小事上讲,在单位里上级安排了任务,你需要别人帮忙,对方哪怕帮了你一点点,你就欠对方一个人情,会对他很客气地表示感谢,下一次他对你也是如此。在这样彼此客气的环境中,人是很难深交的。从大事上讲,很多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有一次一家上市公司的创始人对我说,创始人之间到最后很少能够做到不内斗。如果创业失败,反而没有关系。如果创业成功,很多人不惜毁掉多年的交情,以谋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大学交朋友的另一个好处是,同一个班上的同学,不论家境和其他条件相差多大,到了一个班里学习,彼此就是平等的,或者相对平等。而在工作中总有上下级的关系,即使是平级关系,也有先来后到一说。我们知道,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倾心交往。在中国有句话,一起抄过作业的同学的感情可以和一起上战场打过仗的战友的感情一样好,因此,错过在大学交友这个机会非常可惜。

人为什么需要一些挚友、一生的朋友?因为我们做事情总需要别人的帮助。在今天的社会里,很难一个人做成大事。因此,如果你在大学里遇到值得交往一辈子的朋友,需要像对待兄弟姐妹一样对待他们。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里说过,“相知有素的朋友,应该用钢圈箍在你的灵魂上,可是不要对一个泛泛的新知滥施交情”,就是这个道理。

虽然我和大卫的爸爸(朱会灿)不是在大学里认识的,但是当时我们在谷歌,中国人很少,需要彼此帮助,于是就成为挚友。大卫的爸爸在谷歌比我的资历老,我到谷歌时,他已经是公司里小有名气的工程师了。有一次,他对我说:“我们一同建立一个中文、日文、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