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封信:教育改变命运(2 / 3)

态度:吴军家书 吴军 4290 字 2023-08-12

,这多亏了教育。你的那些同学学习都很认真,成绩也很好,他们的哥哥、姐姐大多考上美国最好的大学,因为家长也把教育的重要性传递给了他们。你的那些同学,很多人的家里已经不缺钱了,但是他们依然有主动学习的动力,这说明认识到教育的益处是动力的来源。

今天你如果想在任何一个领域成为专业人士,都需要足够多的训练,仅靠聪明早已经不够。最基础的训练就是学校教育,这些教育,不仅包括学习课程,也包括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与人合作。今天要做成任何一件大事,都需要合作。这方面的训练,就是从你在学校里与同学一起做课题开始,比如参加办校报,或者帮助老师辅导低年级的同学。

顺便和你说一句,我的一些朋友到肯尼亚考察,他们说那里的孩子很穷,如果家里条件允许,家长依然会送孩子到30多公里以外的地方读中学。可见即使在看似靠力气生存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育也是成为专业人士的必经之路。

第二,如果一个人不愁温饱,甚至家里有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钱,那么教育对他们是否还有必要?不仅有,而且更重要。

中国有一个词,叫作“土豪”,是指那些发了财,但是举止不是很体面的人。举止不体面的主要原因是接受的教育不够多,读的书不够多。这类人我接触了很多,其实他们在获得财富之后很快会分成两类。一类人花时间接受教育,当然是成人教育,于是他们的事业不断发展。另一类人依然停留在很低的教育水平上,有了钱后除了糟蹋,想不出能做什么更有意义的事。当然,他们意识不到自己在糟蹋,否则也不会干那些事。中国的一位著名作家吴晓波调查了早期在股市上发了大财的几十个人,发现除了一两个之外,其他人的结局无一例外都很惨,有的破产了,有的进了监狱,有的被仇人杀了,或者正在被追杀。这些人都有两个共同点:第一,敢于冒险,并且在大家还不敢冒险时通过冒险赚到了钱;第二,受教育水平都不高,绝大部分人仅仅中学毕业,个别的甚至中学都没毕业。因此,他们在有了钱之后,没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

人不接受教育,就很难有见识,而没有见识,做事情就会事倍功半。两年前,中国一个在股市上赚了很多钱的人向我求教,让我解惑。据他说,他在2000年左右时,自己手里的钱不知道比当时的马云多几百倍。2005年,阿里巴巴获得雅虎10亿美元融资的时候,他依然比马云富有,但是今天他可能连马云资产的1%都不到。他自己很努力,但是财富似乎并不会随着努力增加,他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后来,通过和他交谈,我发现他主要的问题是接受的教育太少,对于今天发展得很快的科技一点儿也看不懂,因此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周围人赶超自己。中国在过去的20多年中,互联网大约以每年20%的速度复合增长,比经济增长快得多。你学过几何级数,知道1.2自己相乘20多次有多大。这个人如果懂得这一点,参与到互联网大潮中,哪怕只获得平均水平的收益,今天不仅积累的财富可观,而且对社会的影响力也比现在不知道大多少。今天,他只能顶住股市的那点儿波动,今天赚了,明天赔了,20多年下来,是在原地踏步,顶多是线性增长。

中国那些财富剧增的家庭,有些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有些则只知道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20年后,他们的孩子的水平高下立判。前者的下一代大多是有教养并且努力上进的人,他们的视野甚至超过他们的父辈。后者的下一代则大多是轻狂之辈,除了玩跑车,滥交朋友,做不了什么事情,在社会上被大家当笑话。可以说,教育水平决定了他们的命运。

在美国,情况也是如此,很多富二代不堪大任,好一点儿的仅仅能维持家族的财富,糟糕的会很快把家里的钱挥霍光。范德比尔特曾经是美国首富,他的后代今天有上百人,没有一个是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