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封信:教育改变命运(3 / 3)

态度:吴军家书 吴军 4290 字 2023-08-12

富翁。在美国,百万富翁占到人口的3%左右,并不稀少,可见他的后代混得多差。相比之下,大学教授的后代超越前辈的则很多,因为他们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并且懂得教育的重要性。在历史上,有7个家庭的父母和子女都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个比例非常高。如果再把范围放大一下,看看那些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父母,他们很多也是学者,即使他们的子女不能获得诺贝尔奖,很多也是著名学者。相比之下,父母是著名企业家,子女也能成为著名企业家的,并不多见。中国的名臣曾国藩对后代说,依靠财富和官位是很难保证家族兴盛的,唯有教育可以,因此他希望后代不求做大官,而要多读书。

第三,讲讲退学创业。

今天大家拿来作为退学创业成功例子的人主要有5个——盖茨、乔布斯、佩奇、布林,以及扎克伯格。

佩奇和布林在读完本科后斯坦福读博士,是在通过了博士入学考试后退学的,因此他们距获得博士学位只有一步之遥,并不是非常典型的退学创业例子。类似地,他们高年级的同学杨致远和菲洛也是如此。虽然这几个人没有获得博士学位,但是接受的教育并不差。

盖茨和扎克伯格情况类似,他们确实有过人之处,没有大学毕业就成为著名的企业家。不过,大家对他们的理解存在两个错误。首先,他们至少都上了哈佛,这一点绝大部分年轻人都做不到,而且他们都有过人的技术专长。其次,他们都是在找到了赚钱方法之后,才退学的,而不是在退学以后开始创业的。盖茨一直想拿下学位,并且在几年时间里一直试图兼顾学习和创业,只是后来因为微软的工作太忙,他不得不放弃读书。扎克伯格的情况也类似,他原本打算在暑假全职工作,开学后还是要回到学校,只是被他的教父肖恩·帕克(脸谱网首任总裁)“劝”到了硅谷,再也无法兼顾学业。因此,盖茨和扎克伯格是在创业成功之后,才退学,而不是像很多人以为的那样把因果关系搞反了。

至于乔布斯,他仅仅是因为不忍花父母的钱才没有读大学。如果他来自一个相对富有的家庭,他或许会读完大学。

为什么要尽可能地上好大学呢?这倒不是因为好大学的课程就一定比二流大学的好,而是因为它们有相对较好的学习环境。年轻人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因此很容易受周围同学影响,这种影响有时比我们或者老师对你们的影响更大。从另一个角度看,不能一流大学也没有关系,只要自己用心找到一些好同学为伴即可。人受教育的时间很长,机会很多,自己所在的学校并不能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所以,我觉得你应该充分理解教育的意义,这对你永远有好处。但是,不要仅仅为了成绩而读书,更不要为了一个好学校而读书,而要为了让自己能够真正立足于社会,并且能够成为有用之人而读书。

你的父亲201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