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意,何况是刚毕业的大学生。
“也好,你就试一试,我也去抓紧再去改一改,市委办还催着呢,哎,真是要命啊!”
安在涛笑笑,拿着马晓丽的稿子坐在了她的电脑跟前。
他首先将“市高官杜庚视察高架桥车祸现场”的原标题,改为——“杜庚亲临高架桥车祸现场调研”,然后又加了新闻导语——“车祸频发、交通拥堵严重,高架桥问题引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接下来的新闻主体部分就很容易写了。
不到半个小时功夫,一则重写的新闻报道便出现在张纲的案头。
张纲扫了一眼,有些惊讶地扫了安在涛一眼,即为他的文笔和对于新闻报道超强的驾驭能力感到吃惊,又为他的观点感到意外。
这则署名为滨海晨报“实习记者安在涛”的新闻被传真到市委办之后,十分钟后,那边就传过来同意签发的原件传真。
传真上,有市高官杜庚红笔写下的四个大字:同意,已阅。
翌日上午,安在涛刚刚赶到报社,张纲就找上了他,说是副总编刘琦要见他。
今天滨海四家报纸同时见报的关于市高官杜庚亲临高架桥车祸现场的新闻报道中,杜庚对晨报的报道格外满意,据说还专门让市委办主任宋亮打电话过来,表扬了晨报一番。
同时,点名要求晨报派这个“实习记者安在涛”继续做深度后续报道。
安在涛知道进入了市委主要领导视野,对于他未来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他心中振奋,这一世他的上进之路,肯定会比前世走得更快更稳健。
……
安在涛走楼梯去了六楼,去见副总编刘琦。
这个刘琦并不简单,他是副市长周联华的内弟,原先是团市委办公室副主任,晨报改革后进入晨报做了副总编,一直都在暗中培植自己的亲信,企图取黄泽名而代之。
安在涛记得,以后的几年中,刘琦和黄泽名的权力争斗渐趋白热化,作为黄系的主力操作将,他跟刘琦一直不怎么对付。
心思稍定,安在涛还是轻轻敲开了刘琦的门,沉稳地走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