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卉归海(11 / 15)

孔雀美国飞,插翅难飞回。

梅总呵呵一笑,如果不回来,我们小杨也是单身,我看你们倒是很般配的。

韩江林不好意思地转过头望窗外。杨卉格格地笑着说,梅总倒是很会拉郎配哈,可我们韩县长是一头有本事的狼,有心机的狼,不然,哪会追上一个可以飞到美国去的姑娘?他迟早也是要到美国去啃洋面包的,哪会看得上我这个穷乡僻壤的女人?

梅总没有多想杨卉话里的话,乐得哈哈大笑,我们小杨什么都好,就是嘴巴利辣了一点。

杨局长在我们县里,嘴巴还算不会说的,省里的环境锻炼人呀。

杨卉笑着回应,女人不是环境锻炼出来的,是男人训练出来的。

意思是女人是男人的小狗狗?韩江林笑着说,却发现梅总似乎没有听见他说什么,眼睛一眨也不眨地凝视着窗外。

原来,车已经驶上盘山公路,进入南江地界。

几十年了,这一带还是没有什么变化。梅总自言自语地说。

韩江林问,梅总以前到过南江?

梅总像是突然惊醒过来似的,说,没有,哦,以前有几个同学在这里做知青,来看过他们一次。

韩江林说,来过一次记忆就那么深刻,说明我们南江有吸引力,说明梅总的记性好呀。

杨卉抢白他一句,记性不好能管理拥有几十亿资产的公司吗?

韩江林有些沮丧,换了个话题说,梅总那些同学后来怎么样了?

有几个被洪水冲走了,有些回上海去了。梅总说,世事无常,再过几年,我也要到那边去和他们相会了。

韩江林知道洪水冲走知青点的情况,正想说点什么,梅总问,小杨说你当过南江镇的书记,你说说南江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还有人口发展情况。

韩江林粗略地介绍之后。梅总说,省委决定利用高原河流蕴藏的丰富水能资源,把我省建设成为能源大省,向珠三角等电力缺口大的地区输送电能,清水江电站的梯级开发势在必行,下游的建设已经开始上,现在逐渐把上游规划的电站建设起来,关于电站的地质测绘资料等有关部门已经进行过多次,我们这次考察主要是考察当地社会经济变化情况,以及人口搬迁的压力等,给省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因此,也就不存在白云和东江在选址上的竞争问题,下面常常把问题复杂化,认为科学决策就是人情决策,以为通过做工作,就能够改变省里的态度,这是一个错误认识,当然,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科学依据缺乏,主要领导主观臆断,存在一些违反科学的决策情况。

梅总的话让韩江林这些天来紧张的心情放松了许多,心想,既然是科学决策,没有必要为了坝址选在哪里费尽心机地竞争了。

按照南方电力公司确定的考察科目,考察组考察沿河的集镇和乡村,走访了一些村民,转一圈下来,天已经黑了,大家在南江临河宾馆里住下来。

是夜无话。

第二十一章 资本运作

清水江码头上,一个熟悉的身影双手合十临江而立,仿佛在凭吊什么人。

韩江林走下石级,正准备朝梅总走去,杨卉一把拉住他,干什么去?

找梅总。

不是找到了吗?

那得过去打声招呼啊。

杨卉冷笑道,还从来没见你这么周到过,连他人的私人空间也不放过。

韩江林望望梅总,看看杨卉,转身气冲冲地上了台阶,我不懂事,行了吧,梅总交给你了。

梅总凭吊完毕,转身朝石级上来,杨卉赶紧跑下去,挽着梅总的手臂慢慢从石级登上来,梅总满脸的凝重,走到车前,轻轻地说了声,走吧。

她不邀请,韩江林上了自己的车,在前面开道,几辆车依次驶离了南江镇。一路上,韩江林颇感疑惑,梅总的样子像在祭奠什么人,但韩江林问到白云的知青情况时,梅总又说自己不知道。她说不知道的时候,十分坦然。昨天下午在大地乡考察,韩江林有意提到了知青郑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