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老屋子(1 / 3)

奉邪 刘祥海芳 3683 字 2024-01-16

逝公佬们开始布置法场,他们先在灵棚的四周挂满了神佛的画像,如地藏王,阎罗王什么的……

道场布置完毕后,逝公佬穿上道袍袈裟等衣服,便开始敲锣打鼓念经。

丧事法场,无非就几样:开坛、念咒、诵经、请水、告庙、开方、破狱、骂鬼等。因为是一晚上的法事,所有的仪式都简单化。

就说告庙吧,在我们家乡,几乎每一个村子都有自己所信奉的庙神,社主。而我们村子所拜祭的社主就是灵堂旁边的社树。它是庇护我们整座村子的神灵,当然,我们并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神,反正代代相传如此,我们只管拜便是。

所谓的告庙,就是前去告诉掌管这一方土地的神灵,什么村子的某某于什么时候离开了阳世……

这个很简单,因为我们就在社树旁边做法事,逝公佬直接走到社树前,跳几圈,念一遍祭文就可以了。

这做法事的其实说简单也很简单,说复杂也复杂,据说,每一个逝公佬都带着一队阴兵,那是他们收回来的鬼魂。逝公佬死后,他们所埋葬的山林就会有阴兵出来作乱,所以一般埋葬逝公佬的地方,都没人敢去。

我小时候曾经听人说过,村中一位老人上山放牛,误入逝公佬的坟地,结果连人带牛都被阴兵杀死了,就连尸体也没有人敢去搬。

也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反正我没亲眼所见,对于曾经接受过现代教育的我来说,我是不太相信有这种事情的,人死了就是死了,那里有什么鬼魂,人类诞生到现在,漫长的岁月中,数不尽的冤死枉死之人,难道都变成了恶鬼厉鬼?那这个世界还不翻了天?

况且,就算这个世界上真有那种东西,我也不相信是眼前这群人能够捉到的,因为他们看起来普通得很。甚至我仔细观察,其中还有两个逝公佬完全就是菜鸟,连跟着念经也念不出来。

这或许只是走走过场和形式,求个心安罢了。

念了一段经文之后,便要开始披麻戴孝了,也就是带孝帽,穿孝衣。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披麻戴孝的方法也简陋了许多。现在一般都不穿孝衣,带孝帽就可以了,关系梳一点的,在胳膊上缠一条毛巾就行。

春梅家没什么亲戚,戴孝的直属亲人就春梅和小芳两个,还有就是几个他们直系的叔侄。

披麻戴孝,带的是“反骨帽。”帽子是大娘和村中几位有经验的妇女缝制的,用的是白布,缝制好之后,将其反转过来,就是反骨帽了。

现在一些年轻人为了追赶时髦,不单单头发造型奇特,就连穿衣服也奇特,喜欢将衣服反着来穿,老人看到之后常常会呵斥他们将衣服穿好,因为穿反着的衣服是不吉利的。

再说披麻戴孝:

大娘先在灵堂前四个方向,也就是东南西北每一个方向装了一炷香,然后开始帮春梅婶和小芳带帽子。

女方所带的帽子和男方不一样,而且根据亲疏关系,戴法也各不相同,这其中也是非常有讲究的。

按照《仪礼?丧服》规定,居丧服孝要依照与死者的亲疏关系分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等“五服”。至于是什么意思,我也不太明白。

但一些经验丰富的人,只要一看到其披麻戴孝的方式,就能猜到死去之人到底是谁。

带了白帽子之后,大娘又在春梅婶和小芳的腰间各缠了一条麻绳,完了,便叫她们跪在地上,依次顺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拜三拜,最后回到棺材旁边守孝。

披麻戴孝之后,逝公佬又开始念诵经文,锣鼓声很响,响彻山谷,远远地传荡开去。

天色已晚,月光投射不进来,山谷显得很幽深。

来帮忙的村民,大多数都已经赶回去,有的忙完了家务活,又跑过来看热闹。

我看了看天色,觉得时候不早了,自己也该回去了。做法事也没有什么看头,况且,我心中还有事情。

不知道杀死英姐的凶手是不是驼子刘廷,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我都必须得弄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