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抓住机会(1 / 3)

慕容祎就有些对慕容清刮目相看,毕竟在这个时代,能够接受自己庶女在公务上发表意见的官员可真是不多见的。

“女儿想着,朱国公府的几个丫鬟既然自己回了府,且全部都失去了一部分记忆。如果不是她们集体说谎,那么就是凶手并不想杀害这几个丫鬟,凶手的目标只有那被杀的侍婢一人而已。”慕容祎斟酌的说道。

慕容清听着便点了点头,补充道:“应当是如此。文新郡主也只是受了些惊吓,并未受伤。保护她的那些护卫说如果那凶手真想对文新郡主不利,他们并不是他的对手。且对方在杀了那侍婢之后只是随意的抢了些财务,没有什么选择性,感觉更像是临时起意的样子。”说完老爷又示意慕容祎继续说下去。

“还有就是那曹二小姐身上的鞭痕,三娘想问一下是不是曹二小姐在外出踏青之前身上就有受过伤呢?还是失踪之后才有的?”慕容祎低着头问道,害怕老爷觉得她问的突兀,不敢看老爷的表情。

慕容清此时正沉浸在案情当中,根本没有在意慕容祎的表情。听慕容祎发问,下意识的就回答道:“那些伤痕尚未结痂,应当是死者出事前几日才有,至于是否是失踪之后出现就不得而知了。”

“曹二小姐的死亡时间确定了吗?”慕容祎继续发问。

“据仵作说,应当是在失踪后的十二个时辰之内。”这话是荀世伟说的,他想都没想就说了出来,可见案情已经深深印在其脑海之中,印象深刻。

古时候的验尸水平并不高超,能确定在十二个时辰之内已是比较准确的结果了。慕容祎记得以前在大学学习中国法制史时,书本上记载中国古代最先进的法医专著乃是宋代宋慈所著的《洗冤录集》,他采撷了前人著作如《内恕录》、《折狱龟鉴》等书中有关记载,参以自己的实践经验,吸收了当地民间流传的医药知识,于公元1247年编辑了5卷本《洗冤集录》一书,用以指导狱事的检验。

书中对一些重要问题,如暴力死与非暴力死;自杀与他杀;生前伤与死后伤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触及和探讨。慕容祎对《洗冤集录》进行了详细的学习,还参考了一些现代的法医类书籍,因此对尸体伤情的认定也有一些知识储备,并且在此时的西晋朝来说算得上先进。

现在这个西晋朝已经偏离了慕容祎原来所了解的历史,慕容祎也不知道这大宋提刑官宋慈还会不会出现,又是否已经出现。

听了大理监荀世伟的回答,慕容祎思考了起来。一般的伤口结痂少则三日,多则一周,而曹二小姐只是失踪了十二个时辰便已死亡。想到这慕容祎对老爷说:“父亲,据女儿所知,伤口结痂最快也要三日,而这石二小姐只是失踪了十二个时辰便已死亡,也就是说石二小姐身上的伤口并不一定是凶手所为。不知女儿说的可对?”

听着慕容祎的分析,慕容清点了点头,“三娘说的在理,可这曹二小姐身上的鞭伤如不是凶手所为,曹二小姐这样一位大家闺秀尚未出阁,身上怎么会有如此多的伤痕呢?”

此时正值初春,衣裳并未比冬日少很多,因此并不能从外部看出曹二小姐身上是否有伤,如要去吏部侍郎府调查又涉及其宅中之事,很是麻烦。

老爷想到这些忽然不再说话,有时好似觉得有些不解,时不时摇摇头。有时又好像想到了什么说得过去的理由,又会点点头。总之是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之中。

那大理监荀世伟脸上刚才还有些不服气的神色,这时似乎收敛了一些,但是人就是对女人,而且是未出阁的少女讨论断案之事有些蔑视,若不是顾及慕容清的身份,可能早就离去了。

倒是那李易洋一直没有说话,看着慕容袆脸上露出了玩味的表情。韩冬见老爷和荀世伟都正在思考案情,便没有出声打扰,只是静静的等待着,时不时会给老爷和在座各位的杯子里换上热茶。

想了一会老爷回过神来,看慕容祎问道:“三娘,为父到不知你何时对断案还有此独到见解了?”

言下之意是慕容祎一个闺阁少女怎会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