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争议的焦点(67 / 160)

“追加的幅度只有在百分之五十以上,才能有钱用于发展上。我的意见是,总体上确保追加百分之五十,今年抹平欠帐,明年大步发展。工商企业税额大,追加百分之五十,农业税额较小,追加一倍。

你们各人发表意见,从李如风副县长开始,我们不学县委那一套倒排序发言。”

对于追加税收李如风是反对的。他担任常务副县长数年,一直分管财政工作,虽然不是从财政部门成长起来的,但是从分管领导位置上来说,应当是个称职的领导。

他努力组织着语言,尽量不刺激皇甫高:

“皇甫县长不愧是专家型领导,精确地计算出税收增加幅度与干部职工收入之间的关系,为我们下一步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但是,”

转折词从他口里刚嘣出,皇甫高的脸色沉了下来。

李如风装作没有看见,继续说道:“今年各工商企业的税负是我主持制定的,已经没有多大余地可留了。农业方面的税收国家有明确的比例,多收一分钱都是违法。”

皇甫高黑着脸斥责李如风:“你这个常务副县长给其他人带了一个很不好的头。你亲自主持制定的税负就不能增加了?你从事过几天财政工作?”

他抓起面前桌子上的水杯猛喝了一大口,呛得直咳嗽,缓过劲才说道:“我都被你们的愚蠢逗乐了。国家对农业税收比例是规定得是比较明确,每亩地交xx元土地税。但是那只是收的土地税,并没有对农作物收税。农民生产的粮油自己吃不了,拿到集市上出售,是不是应当交市场交易税?

还有的将自己家的农作物收获加工成食品、副食品出售,是不是还要交纳增殖税?

这么计算,农业税追加一倍都是少的。”

他这样的计算方式,与面对鸡窝里一个鸡蛋计算如何按蛋生鸡,鸡再生蛋的方式没有区别。

话音落地后,几位副县长没有一人附合着他。

皇甫高问道:“下面该谁发言?”

那个时代农业是大头,按副县长排序常务副县长之后便是分管农业的副县长。

分管农业的副县长来道明是几位副县长里面资历最老的,有五十多岁,声音低沉,胸腹音重,说起话来如同男低音唱歌:

“工商企业我不懂,农业这一块我这几十年就没有离开过。四十年前浮夸风的教训太深刻了,农业收入不能这样层层计算,更不能层层收税。”

皇甫高的脸上不断变幻着阴晴,“老同志说得有些过了,依法纳税与浮夸风没有任何关系。”

来道明继续着他的发言:“我不同意对农产品层层加税。”

分管工业的王再道是六十年代毕业的机械专业的本科生,大学毕业后分派到县农机厂,从技术员到车间主任,再到厂长,机构改革时被提拔为副县长,一直分管工业。

他这个人说话向来直爽,开门见山地说:“皇甫县长到任后急于开创新局面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发展经济不能急功近利,在现有基础上追加百分之五十的税收,无疑是杀鸡取卵,拔苗助长,只能把企业搞垮。”

皇甫高拍着桌子叫道:“注意言行,我学习财政专业,又在财政部门工作近二十年,知道如何掌握分寸。”

分管乡镇企业的副县长胥子伟资历浅,没有与皇甫高叫板的勇气,在发言中则是完全支持皇甫高的提议。

分管文教卫生的副县池莉莉说:“我是学医的,不懂得企业经营,没有发言权。”

五个副县长,有三个明确反对追加税收,支持的只有一人,弃权一人。如果表决的话,加上皇甫高自己的一票,他的提议仍然而能不过。

他总结说道:“追加税收的提议,有三人不同意,两人同意,一人弃权,在两方面票数接近的情况下,县长作为一把手,有权决定最终意见。加税工作刻不容缓,从今年1月起开始补。

王副县长兼着工业区的常务副主任,肩负重任,从现在起不要分管县属工业了,全心管好工业区,县属工业交给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