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争议的焦点(57 / 160)

二000年以前,我国农村多数人还在脱贫线上,农民与人交往不注意小节,到别人家里从不敲门。史振林直接推开东邻居的门进了院子。

这一家人正在吃中午饭。一个与史振林年纪相仿的中年男人手里攥着半张煎饼出了屋,看见史振林,忙不迭的招呼道:“是史家兄弟呀,大中午的过来也不提前吱一声,马上进屋。”

他又往屋里嚎了一嗓子:“他娘,咱嫂子娘家兄弟过来串门来了,准备酒菜。”

他看见乔山跟在后面进了院子,问史振林,“这位年轻人是?”

史振林说:“是我姐的干儿子,他应当喊你二叔。”

乔山上前弯了弯腰,喊了声:“二叔。”

中年男人并没有答应,屋里很快出来了一个妇人,看见乔山没有好气地问:“你怎么又来了?”

史振林先喊了声“嫂子”,接着代替乔山回答道:“他是来接我姐、他干娘回县城的。”

妇人黑着脸说道:“我已经对他讲了,人没在家。”

乔山本来身上就有痞子性格,自打跟了周胜利以后,处处学着他的样,性格已经变得好多了,一上午耐性被磨得差不多了,不再对她讲什么礼貌,“你刚才对我讲她把东西都搬到娘家去了。”

史振林脸上也是阴沉下来:“嫂子你是这样说的吗?”

“我,”妇人守着乔山和史振林两人,承认不承认都是证明自己撒了谎,一急之下说道:“他非问嫂子和小军的下落不可,我哄他的。”

史振林步步紧逼:“我找我姐你该告诉我她在哪里了吧?”

妇人着急之下索性撒起了泼:“人都是带腿的,她往哪里去又不对我这个兄弟媳妇说。别说你是她娘家兄弟,就是玉皇大帝来了我也不知道她上哪里了。”

史振林要上前与她理论,乔山知道与她理论也只是惹气,拦住了他,对两位说道:“叔、婶,我干娘什么时候过来,烦二位告诉她一声,说我和舅舅来接她和小军回县城的。”

两人没有答腔,也没有再招呼他们两个,转身进了屋。

从这家出来后,史振林约乔山去他家吃饭,乔山说:

“我把舅舅送回家里就回县城,赶紧把这边的情况告诉清玲,今天下午或者明天我们两个一同再来一趟。”

乔山回到家里把没有见到老人和孩子的事对章清玲讲述一遍。

章清玲说:“你跑了一天了,先休息一会,我做饭咱们吃了回村要人。两个大活人,他们还敢给弄没了?”

乔山在床上休息了一会,章清玲做好饭,二人吃过饭一同回村。

到了家门口,章清玲一看门上的锁,说道:“锁被换掉了。”

两人去敲东邻居的门,发现他们家也是铁将军把门。

西邻居对乔山说:“你走了不大会他们一家人就出去了。他们家儿子骑着洋车子(那个时代老一辈农民对自行车的叫法)带着老婆孩子走了,老两口是空着手步行出去的,估计没有走远。”

乔山和章清玲在自己家院子大门的门楼子下一直等到夜里九点,也没有看见老两口回来。

春天的一早、一晚气温较低,章清玲冻得直往乔山怀里拱。

乔山说:“老蹲在这里把你冻坏了,咱们回去,明天早饭后再来,反正半个月的婚假过了才一半,咱们先守他一个星期。”

两个人回家后,章清玲一夜没有睡安稳,老是梦见小军被绑了。

乔山安慰她说:“别太往坏处想,他们扣住娘和小军的目的是为了保住烈属待遇,不会为难他们两个。”

次日早饭后,两人带着干粮和水杯又回了村。

他们这次依然没有见到章清玲的婆婆和小军,但却见着了章清玲丈夫的叔叔和婶婶。

两个人进了她丈夫叔叔家,老两口对他们爱搭不理。

章清玲很有礼貌地说道:“叔,婶,你们告诉我,我娘和小军到哪儿了?”

妇人冷冷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