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交通事故(44 / 161)

最近县公安局破获的案件涉案达到五十多万元,但这只是一小部分。

她看了看评委席上的书记、厂长,“两位领导,我不是有意识给你们抹黑,我们一线工人都清楚,一年光是从黑洞里漏出的成衣产品在现在五十万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倍。”

“从这条黑洞里流出的全是工厂的利润。

在今后的十个月里,只要堵住了漏洞,就能确保扭亏。

我们好几百个大活人,用着国家的钱盖起的厂房、购买的机器,仅仅是扭亏不行,今年必须赢利。

怎么样堵漏?其实不复杂。

我爸爸的老家是农村。听他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前,农作物丢失现象比我们厂严重得多,因为大家都觉得那是生产队的东西,与本人没有利益关系,不仅不管,反而把到生产队地里刨红薯、拔花生、掰玉米当成一种习惯。

改革以后,地归各家管理,丢失的每个粮食粒都有人心疼,谁家的地谁上心管,也都觉得到别人家地里拿粮食是偷。

国营工厂现在也与改革前的农村一样,说是全民所有制,就是说凡是国营企业都有我们大家的一伙。

报纸上报道外地某个国营大工厂发生了火灾,我们工人私下里开玩笑说,咱家的工厂又烧了一个。但是有谁真正心疼那是我们自己家的?

反正我没想过。

咱们厂工人下班往外夹带衣服,与改革前农民收工顺便到地里带点粮食回家一样。

守着领导评委我也说,那些下班时往家里夹带衣服的工人,与没有夹带衣服的职工一样,都是我们的好兄弟、好姐妹、好工友!

我如果当上承包人,那些因业夹带衣服进监狱的工友,出来后工厂还要她们!”

事先就宣布了不准鼓掌,但她这句话说完后,坐在后面旁听的工人和前三排的工会会员代表,还是热烈鼓掌!

张红梅,这个二十岁的青工、技校毕业生,此刻真如在洁白的世界里的一枝傲雪的红梅花,分外亮眼!

第375章 红梅初绽

“请各位师傅别先鼓掌,下面各位师傅该骂我了。

刚在领导把我们厂叫做企业,我们感觉我们厂就是党委、政府,就是党政机关。

县委、县政府有的机构,我们都有。会议室所在的大楼上,坐了至少有一百人,其中一半是科长、主任。

我们厂现在有五百多名职工,听政工科的几个科长讲,够得上县里的股级以上的干部一百多人。

外面的人给我们厂编了首打油诗:

针织大楼明晃晃,

股级干部一礼堂。

科长主任满院子,

驴……”

后面的是“驴屎蛋子外面光”,她顾及书记、厂长的面子,没有继续往下说。

“如果让我说了算,我学习农村改革的经验,从原料进厂的第一环节开始,上一道工序卖给下一道工序,无论是原料还是半成品都有价格,到了哪道工序,它就属于那道工序上的人的,少了一分钱的货,下一道工序都不接。

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要各位领导痛恨的事。

把上一年全年全厂职工的工资总额上浮百分之二十作为今年的工资总额,从后勤机关的工资总额中拿出一半放在生产、销售环节。

还是原来的人拿原来一半的工资,愿意离开的自己主动报名到拿钱多的生产、销售一线。”

单价演讲来看,张红梅获得的分数有可能是最高的。

她的演讲结束后,进入了评委提问,她的答辩环节。

有个工会会员代表问:“你当上承包人后,能保证我们所有工人的收入都能有较大的增长吗?”

“不能。”

张红梅回答得很干脆,“我说了,把行政后勤的工资总额在去年的基础上拿走一半。如果行政后勤人数不变的话,那么这些人的收入将要比去年减少一半。

“在生产车间,过去也有占着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