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美男计”(67 / 105)

什么人这么牛,换回来我们请的人不敢进屋?”

吧台服务员说:“在这里请客要好包间的都是请省财政厅领导的,订一号包间的电话是财政厅办公室主任打的,说他们一把手中午要请省领导。你们要一把手把包间让出来,财政厅的其他领导还敢进吗?”

两人的对话周胜利等人都听到了,财政局长对年轻人道:“绍光,咱们去二号包间。”

被他喊作绍光的年轻人为难地说:“我怕去二号包间皇甫处长会不高兴。”

钱仁涛说道:“吧台这位老师说得没错,若是知道咱们把廳长订的包间要回来请他,他真不敢进屋。”

自打五十年代后,国人之间的称呼普通用“同志”二字,到了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同志”又有了其他的含义,南方分别用“先生、女士”尊称对方,北方不论男女普遍尊称“老师”。

财政局长说,“皇甫处长对出面陪他的人身份很挑,去二号包间的有两位县领导,加上我和绍光。绍光过去主要是倒酒倒水伺候局,他刚结婚不久,正准备要孩子,少喝点酒也好。”

钱仁涛给周胜利介绍说:“绍光叫刘绍光,是财政局预算科长,科班出身,很机灵。”

包间定下来,刘绍光到吧台选酒,吧台服务员说:“我听你说你们请皇甫处长,酒不用选,他只喝一种:三十年的茅台。”

钱仁涛恍然大悟般道:“我明白了,咱们年前那次请他用的是咱们从外面买的茅台,年数不够,所以他才老是发脾气。”

服务员说:“皇甫处长说他只习惯喝这一种酒,别的酒喝到嘴里咽不下去。”

周胜利心想:这个习惯是这个位子惯的。要他自己掏钱买,这种两千多块钱一瓶的酒他能喝得起?

皇甫高赴宴还基本算是守时的。

周胜利估算他很可能为了摆谱会故意晚到至少半个小时,没料到下班时间刚过了十分钟他就到了。

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站在包间门口抬头看了看房间号,也不顾周胜利、钱仁涛已经在包间门外等候,板着脸训他下面的一个科长:

“小王你是怎么与下面县里的同志沟通的,我从来只上一号包间你不记得了吗?”

第331章 卑鄙下流

被他呼为“小王”的男子与他年龄相仿,俯在他耳边小声说了几句话。

县财政局长走到跟前,热情地招呼着:“皇甫处长,我们县委周书记、政府钱县长都在恭候大驾。”

随后把周胜利和钱仁涛介绍给他认识。

皇甫高拉着周胜利的手,拖着官腔说道:“是周书记呀,很年轻呀。在基层像你这个年纪混上副县级,难得,啊。咱们两个,啊,年纪相仿,啊,我比你稍高个半级,啊,正处。”

钱仁涛与皇甫见过几次面,还陪他吃过一次饭,此刻皇甫高把他晾在一边,似乎没有他这个人,心里很不痛快,见皇甫高在周胜利面前显示优越感,说道:“皇甫处长,我们周书记也是正县级。”

“啊,是吗?那就更难得了。”随后感慨道:“咱们这些年轻领导干部呀,其实心里没有啥想法,可就些人就是红眼咱们进步快,老是在后面瞅咱们的不是,咱们不得不夹着尾巴,低调低调再低调。”

周胜利等人听了他的话都想骂娘:你他娘的非一号包间不进,非三十年的茅台不喝了,还低调。

说了这番话,皇甫处长才挨个与钱仁涛、县财政局长和刘绍光握手,“同志们辛苦了,在基层工作的同志们都不容易呀。”

周胜利坐主陪位,钱仁涛副主陪,财政局长和刘绍光一边一个。客人只有皇甫高一人。

皇甫高又开始挑刺了,“这个桌子坐十二个人,只坐了咱们五个,才冷清了。”

周胜利说:“还有两位马上就到。”

皇甫高的脸立马拉了下来,“这谁好大的架子,还要我们三个县级干部等着。”

周胜利道:“要怪只惯你皇甫处长的名声太大。省报社的一位女记者得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