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纺织领域,东方集团一度是前三,后来落后下来,差不多是第五,我一直有在检讨自己。相比之下,炳源堂兄的纺织事业,一马当先,现在已经是第二、第三的总和差不多,估计,资产额都有四五千万了,听他的意思,最近几年还打算上市。”
林志超笑道:“最近几年上市不划算!当然岳父不要去乱说,这是我一家之言,要是说错了,岂不是得罪堂伯。”
唐仲源点点头,心中不禁熄灭了跟随较劲的想法,还说道:“这是自然!”
唐炳源若是在1964年前上市,资金最多可以购买设备、机器,进行更新换代,又能有多大的发展。
自己的岳父若是听自己的,以后就走南丰集团‘陈廷骅’、华夏染厂‘査济民’的路子,成为纺织业转型最成功的商人。
也就是说,他会鼓励唐仲源在1967年在新界收购‘乙种公函换地证书’,顺势慢慢的进入地产业。再在1972年进行上市,筹集资金。
至少,唐仲源的家族,将来不会输给前世的陈廷骅家族,甚至是更胜一倍有余。
毕竟,当年仅凭将许彩英嫁给他,已经是一种恩德;毕竟,出身名门的唐家女儿,岂有做妾,哪怕是平房的道理。
不过如今看来,很少有人再拿这个事情说闲话了。
随着林志超的地位增加,大家也觉得唐仲源选择对了。
月底。
林志超来到汇丰银行总经理桑达士的办公室,总经理只是汇丰银行的实际首脑,但上面还有一个汇丰银行主席;当然,汇丰银行总经理就是下一任董事局主席。
而桑达士预计还有两三年才能真正成为汇丰银行一把手,不过也足够为林志超所用了。早在桑达士只是进出口部的副经理,便已经在汇丰银行算得上高层,毕竟当时已经预定是项目部经理。
就当时的情况来说进出口部门是重于项目部,因为受到半岛战役的影响;而如今,汇丰银行早将进出口部分成‘进口部’、‘出口部’。
喝上一口茶之后,林志超翘着二郎腿,靠在沙发上,轻松的说道:“寰宇航运今年要订购两艘油船,日本那边说已经能造13万吨的油船,1100万美金一艘。”
寰宇航运,已经拥有4艘5.6万吨油船、6艘10.3万吨油船(其中两艘为在建);债务方面是1200万美金(含造船的尾款),但利息仅6%。
也就是说,汇丰银行愿意为寰宇航运、香港航空提供6%的超低利息,这是比较好的。毕竟银行存款的利息,有的都比这个高不少。
桑达士说道:“贷款方面没问题还是给予6%的低息贷款。”
随后,他话锋一转,说道:“环球航运今年就可以偿还所有贷款。而明年的利润怕是可以达到1300万美金以上,所以我在想,何不订购四艘油船呢?”
一路走来,他见识过林志超的超强眼光,不仅能分析出航运形势,甚至还能抓住航运机会;与此同时,林志超在各国也擅长和政府打好关系。
这样好的条件,汇丰银行如果投资航运,自然是找林志超加深合作了。
林志超稍作思考后,就说道:“今年造船还算便宜,明年怕是就得涨价,当然我相信航运也会走出低谷,新油船行情可以达到20%回报率。所以寰宇负债高一点,也无妨,就打造四艘,不过得两艘10万吨,两艘13万吨,这样配置比较合理。”
20%的回报率,就是五年回本一艘新船;当然有个前提,那就是别出事故,油船的事故还好,日本造船厂会付全责,若是高级海员操作不当,那只有期望保险赔偿足够。
环球航运也出过一次事故,是二手货轮搁浅,不仅要赔偿货主的钱,还损失一艘二手货轮,但运气还算好,保险的资金足够赔偿货主的钱,就是二手货轮,也能赔偿一部分。
总体说来,环球航运的管理非常不错,损失较少。
桑达士笑着说道:“这些你是专业的,我们不干预!”
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