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算是几年后,这些客户也不会觉得林志超很精明,因为他们不会相信林志超知晓未来的事一样。而且,这本来就是航运人士该有的本领。
随后,林志超又安排人去欧洲的船务市场打听行情,晚点他再亲自去考察和洽谈。
香港会的蓝厅,林志超和桑达士正在会面,但他谈起需要再向汇丰银行借款三百万美金时,桑达士已经麻木了。
桑达士从未想到,航运可以如此简单、稳定的赚钱,若是说环球航运财务存在风险,身为银行家的他也会进行反驳。因为环球航运目前可以说是‘零负债’,而且那些长期合约显然是‘非常稳定的资产’。
“你的这种模式发展,会持续多久,我很好奇?”
扩张确实快,这让人匪夷所思。
林志超说道:“我有详细的调查过市场前景,以及分析区域战争的影响,所以今年非常关键,是扩张船队较好的时机。实际上,伱知道的,环球航运的财务非常健康。”
假设此次购船的资金在500~550万美金,实则只需四个月时间,便全部还清,甚至还用不着那么长的时间。
桑达士点点头,环球航运的财务很健康,是因为他们手握大量的长期租约,使银行非常放心。
“贷款的事情应该没有问题,明天你来我办公室,我们一起去项目部。”
“好”
随后,林志超试探性的问道:“假设我想造新船,汇丰银行是否可以提供贷款?”
桑达士一愣,随即说道:“我想汇丰银行还没有改变对航运的看法,如果贷款巨大,汇丰银行是不会同意的。所以若是造新船,你只能靠自己,也许我们可以提供少量的资金。总之,目前还是在保守的给你贷款。”
一艘新船大概是旧船的三倍价格,同样吨位的油船,又比货轮价格高。
所以,在桑达士看来,林志超还没有实力去造新船,还是老老实实经营二手船比较好。
林志超这时候说道:“桑达士,我时常在日本考察,发现如今时代在变,日本在战后并没有一蹑不振,而是埋葬痛苦,急起直追,他们现在已经可以造出媲美欧洲的货船,但价格比欧洲便宜三分之一。”
在1949年美军占领日本当局,批准日本造船业重新开工至1956年。而据林志超所知,前世在1956年,日本仅用七年时间便成为全球第一造船大国。
桑达士不服气的说道:“但他们毕竟是从欧美学的,论经验,论技术,他们只能算是小学生。”
林志超不置与否,现在争辩这个,还有些为时尚早。
反倒是桑达士好奇的问道:“你怎么突然夸奖日本造船业的发展来?”
林志超说道:“只是觉得这可能是个好机会!日本人这两年发展很快,工人工资势必水涨船高,那么航运竞争力也会减弱。再加上他们的外汇管控严格,到一定时间,我觉得他们更愿意租船。”
两人是朋友关系,林志超分析一下这些行情给桑达士,目的也是让桑达士看到他的远见,以后扶持自己打造新船。
桑达士大概会在1954年上任项目部经理,届时便是大权在握的财神爷,林志超岂有不提前打好关系的道理。
“有道理!看来你盯着日本的市场,就好像拥有一个下金蛋的母鸡。”
“确实。当然我也希望有一天能将船租给欧美的客户,不过显然现在还不到时候。”
两人在愉快聊天的时间度过,突然老马登和小马登走向两人,再次偶遇。
香港那么小,香港会又是英人的会所,倒也很正常。
众人打打招呼,林志超和老马登都从未提及两人的‘勾心斗角的事’。
但显然,老马登对‘打赌’的事情还耿耿于怀,便忍不住问道:“林先生,你现在一共拥有很庞大的一支船队吧?”
林志超笑着说道:“不敢这样认为,能称之为庞大,那应该是像西方那样的船王们拥有的船队。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