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20 / 26)

周阳白帝平板 周阳金巧 38630 字 2023-10-30

,给零售商让利,而白帝是直接网店销售,几乎是零成本,这就形成了巨大的差距。

如果非要和白帝的成本一样,那他们就要把实体店都砍了,也转到线上销售,而且缩减研发费用,技术部的人要裁掉一大半以上。

然而这是不可能的,以实体销售为主,是迪雅公司多年打造的销售网络,如果擅自更改,就好比自废武功一样,那迪雅直接就沦为了三流小厂,不用竞争,可能就直接倒闭了。

这怎么办?

比低价比不过,高价又卖不动,难道他们迪雅电动车厂,就被一个新兴的小厂给打败了吗?

“必须要想办法,解决这个困境!”

迪雅电动车的老板,给经理下达了死命令。

就现在这个销售业绩来看,如果解决不了,那肯定要裁员,这个不称职的经理,那肯定要第一个被开掉。

按照一般的想法,那就是开发高端,避开和白帝的竞争,这也是很多大厂的做法。

但是迪雅可不行,他们就是专注于做电动车的品牌,他们最热销的产品就是在两三千的价位,如果最热销的产品失去竞争力,那就可以直接宣布倒闭了。

像是海尔、美的等大厂,不做这一个产品,他们也能活下去,而迪雅不行,他们必须要找到方法和白帝正面硬刚才行,失败差不多就要沦为三流小厂了。

经理不愧为以后头脑之辈,他很快就想到了办法,一方面让技术部,开发一个最便宜的国标电动车,价格尽量压低,即便到不了299的层次,那也要相差不远,这样才能利用他们迪雅的市场占有率,抢回被白帝占领的低端市场。

但是如果这样做的话,没有过多优势的二三千价位的电动车,都要卖不出去了,这影响到了迪雅的根本。

他们就学习手机厂商的做法,做出一个新品牌,叫迪迪,专门做千元以下走量的品牌,这样不仅可以模仿白帝的线上的售卖方式,节约成本,而且还能在迪雅的实体店里,增设样车,给客户体验的机会,这样就比白帝更有优势了。

第68章

大老板觉得这个方法可行,于是迪雅就紧急开设了新品牌迪迪电动车。

同时技术部也研发了一款删减版的低端电动车,这款车全采用最便宜的配置,做出来质感比白帝D21还要差一级,而且成本只能压缩到了350元左右,再低就压不下去了。

这也让大老板十分恼火,零件都差不多,而且他们还有合作商,可以用最低的成本进货,为什么还比不上白帝一个小厂的成本低?

技术部也没有办法,单纯的零部件,他们可以压到300以下,但是算上研发等人力成本,这成本无形中就上去了。

其实他们和白帝电动车成本的最后一块拼图,就是差在这里。

白帝是有超级工厂系统做后盾,省去了研发费用,和众多工程师的薪资,这何止一年几十万、上百万的费用,而且白帝拿货价因为有刘叔的存在,也不会很高。

反观迪雅电动车,虽然某些部件的进货价比白帝更低,但是加上了研发部门的费用,就让成本直线上升,反而比白帝小厂更高。

所以等到他们的迪迪电动车上市的时候,白帝电动车已经销售一个月了,一个月狂卖了35万辆,赶得上某些电动车厂一年的出货量。

这还要依托于同行的衬托,市面上找不到任何一款售价在300元价位,性能还不错的电动车。

这也一下子重创了各大电动车品牌,除了迪雅等几个电动车品牌,推出相同的400元价位的电动车,依靠线下售卖的优势,扳回一城之外,其他品牌被白帝杀了个溃不成军,产品根本卖不动,为应对国标电动车更换浪潮备的货,马上要成积压产品了。

而在迪迪品牌造出了399元、449元价位的电动车后,电动车内卷时代彻底到来。

不过其他电动车品牌因为成本居高不下,让他们的价格比白帝D21多了太多,销量是远远不及,因此当月,就陆续有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