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10 / 12)

对长江流域的影响。

霍启煊还利用这个模型考虑了防洪大堤的设计方案。

他模拟计算大堤的高度厚度,确保它能承受住海水的冲击。

这种对百万种可能性的全面考量,是任何人类不可企及的。

而这一切全在霍启煊的脑海中完成,不需要任何实际运算和笔记。

他将最关键的思路牢记,其他细枝末节也能随时再现.

第373章 气象学家的震撼:这是从哪蹦出来的天才妖孽?

霍启煊正在思考的时候,方简等人也结束了探讨,拿着图纸走了过来,方简说道:“霍公子,经过我和同事们的讨论,暂时制定了一个初步方案,我来给你讲解一下。”说着,她把图纸放在旁边的案台上,准备给霍启煊讲解。

然而,霍启煊却笑了笑说道:

“谢谢方教授,我能不能先看看图纸再说?”

方简一愣,似乎是担心霍启煊不懂这个,贴心地提醒了一句:

“霍公子,图纸上的很多数据和术语专业性比较强,如果有不懂的,尽管问我。”

“好的,谢谢!”霍启煊笑着接过图纸,在案台上看了起来。

方简等人看着霍启煊,随时等他提问。

然而,等了好几分钟,也不见霍启煊开口提问。

众人很疑惑,他又看不懂图纸,怎么一直不问呢?

就在众人疑惑的时候,霍启煊突然抬起头看向方简,笑道:

“方教授,能不能借一下你的笔?”

“啊,可以!”方简愣愣地把笔递给霍启煊。

霍启煊拿过笔之后,开始在图纸上写起来。

方简担心他在图纸上乱写乱画,正想过去劝阻,但当她目光落在图纸上时,瞳孔顿时猛地一缩,随即目不转睛地盯着图纸。

只见霍启煊在图纸上列出了很多公式。

每个因素要点他都画了一个标记,然后利用原本的参数进行公式计算。

霍启煊先列出了长江口处的水文压力计算公式,考虑了江水和12海水的静水压力、动水压力,以及泥沙和水流对堤坝的冲刷压力。

这些参数都被他精确标注在图上。

然后,霍启煊又列出了大堤需要承受的各种外力计算。

包括波浪的冲击压力、台风风浪的推力、船舶撞击的接触压力等等。

这些复杂的公式有的直接利用了图纸的参数,有的则是霍启煊自己推导出来的,图纸上的原始方案在他手里得到了完善。

接着,霍启煊开始计算大堤所需的抗压强度和抗倾覆稳定性。这需要牵扯到水泥抗压强度、混凝土抗拉强度、以及大堤的几何形状来计算抗扭转力矩等。

一串串艰深的公式在霍启煊手下展开。

他计算速度之快,简直就像在吃饭一样顺手拈来。

最后,霍启煊列出了一组组优化后的参数,重新设计了大堤的尺寸、形状、材料以及强度指标。

这些都是他经过精确计算,在保证大堤最大安全性的前提下优化得到的。

方简看着霍启煊在图纸上飞快地写着这些繁杂的公式和参数,整个人都惊呆了,她一个地理学家,对这些工程计算都无法完全理解,只能看到最后结果。

其他人见方简不说话,也很疑惑,纷纷围过来一看,顿时被霍启煊在图纸上的公式给惊住了,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

渐渐地,有人难以置信。

太快了,霍启煊算的太快了,他们甚至都跟不上霍启煊的思路。

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图纸,脸上满是震惊和难以置信。

要做这么多精密计算,哪怕借助计算机至少要花上几天时间。但霍启煊只用了几分钟就完成了。而且计算过程中没有任何计算器,全凭心算完成。

天哪,他是在瞎算的还是真的能算出来?

没人知道,他们只能呆呆地看着霍启煊的演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