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取这个寒假把论文过了,下个学期就直接上研究生课程。
吃完晚饭后,霍启煊开车直奔燕大。
……
教室内,人声鼎沸。
一群勤奋的大三男女学生们全神贯注地沉浸在复习之中,他们眼下的目标就是接下来的考研大战。
霍启煊站在讲台边上,他的目光偷偷落在坐在第一排的经济学泰斗叶为民教授身上。他看到教授手里的报纸被悄悄放下,那对复杂金融学模型的凝视,那不停玩弄的钢笔笔盖,似乎在深思着什么。
“这个问题你从何处找来?”深思片刻,叶为民忽地向霍启煊发问。
他看的正是霍启煊的论文选题。
“CAPM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激发了我的兴趣。我在图书馆翻阅了许多相关资料,发现了一些CAPM模型的变种和实际应用,所以尝试着进行了推导。”霍启煊回答。
叶为民的目光掠过霍启煊的脸庞,然后重新集中在论文上,不动声色地将钢笔盖放下,拿起一支粉笔走到黑板前,在短暂的思索后,他开始在黑板上畅快地书写。
霍启煊目不转睛地看着黑板,教授的思路他完全理解。
粉笔与黑板发出的声音吸引了周围大三学生们的目光,他们时而扫视着黑板上那些高深的金融学公式,又快速地回到自己的书本,一脸困惑。
教授在写什么?
怎么完全看不懂?
叶为民将黑板密密麻麻地写满,他放下粉笔,转头问霍启煊:
“这一部分理解了吗?”
霍启煊点了点头:“明白了。”
叶为民的眉毛一挑:
“是真的明白还是假明白?”
“真明白。”霍启煊坚定地回答。
叶为民未再说话,擦去黑板上的文字,继续书写下一部分。
他的心中对霍启煊略感失望,这学生会不会是在不懂装懂?
有些学生之所以会在导师面前装懂,其实是出于获取导师注意力与认可的想法。
这些学生想要通过聪明的表现来获取导师的欣赏,以便导师更关注培养自己。
然而,他们的做法往往适得其反,导师也能敏锐地察觉到他们在装懂。
这些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缺陷,他们过于在意导师对自己能力的评价。
因此选择不诚实的方式隐瞒自己的知识空白,以维持在导师心目中的“聪明形象”。
这种行为既不负责任,也阻碍了真知识的获取。
他们更应直面自己的不足,谦虚求教,进步的空间会更大。
此外,一味装懂也会减少导师真正指导的动力。
导师希望带出勤奋好学、进步迅速的学生。
如果学生都故作姿态,导师的教学热情也会受到影响。
诚实学习、真知求知远比虚假表现来得重要。
这才能获得导师的认可和悉心指点。
叶为民教授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经济学家,对学术界的一些不良风气看得十分清楚。
他最反感的就是那些不努力学习、不懂装懂的学生。
有的学生故意在导师面前装出一副很懂的样子,却不愿承认自己还有知识上的不足。又有的学生主动送礼物给导师,希望通过讨好获得更多关照。
这些行为充斥着功利心理,与追求真理的学术精神格格不入。
叶为民十分鄙视这种讨好式的求学方式。
年轻学子应该立足本分,恪守学术道德,勤奋学习才是正道。
真正优秀的学生应该怀着谦虚谨慎的心态,直面自己的不足,以诚恳和勤勉的态度求教于导师。
而那些想走捷径、投机取巧的学生,其人格修养与学术水平注定难有真正建树。
没有学术诚信与刻苦钻研的人格力量,他们很难走在学术之路的正轨上。
对于霍启煊,他并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