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27 / 36)

式,不迂腐、不搞本本主义。”

“面对岚考坡洼相连、河系紊乱的情况,通过排、灌、滞、涝、改等方法破题,治碱时又讲究翻淤压碱、开沟淋碱、打埂躲碱的多样方法应对。”

“在测试多种植物后,选择了种植泡桐树反推沙漠,为岚考县治内涝、风沙、盐碱立下汗马功劳。”

“就这么一个能干的、充满理性光辉的优秀人物,被电影宣传成了吃尽苦头默默奉献的人,成了桦夏版的圣愚。”

“现在焦钰緑的形象完全被定型了,大家一想起焦钰緑,就是一张愁容满面的脸庞,在风沙里孤独前行的背影。”

霍启煊看着有些发呆的聂政和吴振兴,继续道:

“两位领导,宣传焦钰緑的重点完全搞错了,要宣传的是他的能干、创新,让年青人觉得要像他一样干出事业成就感,而不是前毛熊圣愚那套‘视自虐为牺牲、视苦难为洗礼’。”

“我国的很多重要人物,在宣传时都采用了前毛熊圣愚的错误宣传方式,又生硬又苦涩又枯燥,使他们缺失了生活气息,极大地误导了年轻人对政府干部的认知。”

“一直到现在,我们还有些官方媒体,喜欢宣传‘为了工作故意不联系家人’、‘快要病死了还要站在讲台上讲课’这种圣愚模式,这种宣传苦难的方式,其实是非常有问题的。”

聂政和吴振兴脸色一阵变幻。

这话直接把他们原本的吃苦受难思想撕开了一道口子。

错了吗?

不该宣扬苦难?

霍启煊看着这两位桦夏宣传部门的二三把手,继续笑道:

“聂局长,吴台长,除了下水道、宣传体系,前毛熊还留下了生涩的管理模式。”

“我国的宣传系统,在国际上跟欧美的宣传系统对阵时,常常很容易败下阵来,最大的原因,就是‘布置作业式的生硬安排宣传任务’,而不像欧美的宣传重点是“讲一个动人的故事”。”

“我们通常不仅不会讲故事,行政力量一出动时,还会适得其反。”

这种错误,一直延续到下个世纪二十年代都改不过来。

上一世,就有一个德意志女孩海雯娜。

她在桦夏多年,对桦夏较为熟悉,十分反感欧美媒体抹黑造谣桦夏,她为了说出真相,在海外拿着事实证明桦夏发展得有多好,完全是一种自发行为。

结果外宣部门,又干出了和宣传焦钰緑一样的错误行为。

他们开始布置作业,给海雯娜一些宣传材料,希望海雯娜用这些材料替桦夏说话。

这激起海雯娜的反弹,她拒绝用这么生硬的方式宣传桦夏,并吐槽桦夏做不好宣传,“不是技巧问题,而是思想问题”。

那些材料的指向性痕迹太明显了。

而且不考虑听众的文化和价值观,因此只会适得其反。

海雯娜将她的反馈反映给了很多人,他们似乎也明白意思。但是海雯娜仍然每个月都会接到这样的合作请求。

外宣部门的宣传工作,在后世也引起了一些年轻人的反感。

太刻意,太过度宣传了!

外宣部门的宣传动机还是自我吹捧和对制度优越性的自我感动,它给人一种十分消极的历史关联。

我们常说我们的文科领域知识分子,受到了欧美思想的毒害。

其实,我们的官僚体系的人,到现在还深受前毛熊部分不合适的思想毒害,这种只对上级负责,不对结果负责的行政制度,来自过去前毛熊体系的模仿,已经十分不合适当代社会。

我们现在对欧美的思想毒害都提高了警惕,但因为前毛熊死了,被遗忘了,我们都不记得‘圣愚式宣传+布置作业式的工作方式’,这两种落后的模式,是来自前毛熊了。

为什么只要官方拍的红色电影,常常很难在票房上成功?

为什么官方想要搞的宣传模式,通常让年青人难以接受?

这些事物的根源,都直指前毛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