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都是一头雾水,觉得霍启煊有点答非所问。
霍启煊也不管这些,继续道:
“两位领导,其实我来大陆也有一段时间了,针对这个现象,我也请人做了一番调查,发现我国每年平均有一百七十多座城市发生内涝,我就很好奇,这事为什么年年都来?就治不好吗?”
众人没有回话,他们知道霍启煊接下来讲的才是重点。
果然,霍启煊只是短暂停顿了一下,继续道:
“我之前也查过很多资料,后来发现,这和前毛熊的关系非常大。”
霍启煊看着众人疑惑的表情,微微一笑道:
“我国古代城市的排水系统,叫明渠暗沟,露出地表的叫明渠,藏在地下的叫暗沟,古代城市小,沟渠都不大,平时也够用。”
“但建国后,城里要大搞工业化,住的人多了,从古代传下来的明渠暗沟大部分没法用,要么垃圾淤塞、要么污水横流,所以就要重建地下排水系统。”
“当时我们认的大哥是前毛熊,所有的硬件软件,都是跟着前毛熊学,人家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在前毛熊专家的指导下,手把手把前毛熊的地下排水系统,公式、模型什么的套用一遍,以燕京、粤城、沈城、津门、鄂城带头,直接照抄到了我国各城市。”
“我仔细分析过这件事,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给我国的城市地下排水系统留下了巨大隐患。”
霍启煊说到这里,目的才开始显露。
他在为抗洪做一些前期的铺垫准备。
只是不能直接说,只能润物细无声的影响高层。
当然,这依旧和宣传工作没关系,他还是没说到重点。
但霍启煊却能将两者扯到一起。
他微微沉吟一番,又道:
“前毛熊这套东西,叫“地下管网式”排水系统,十分注重成本,而且前毛熊那边地广人稀,整体上降雨不多,所以使用的是一些比较小的管道铺在地底,平时足够用了。我们当时国家也穷,手头紧,觉得这法子挺省事,也接受了。”
“但那种小小的管子根本没办法应付桦夏的降雨量,那哪是埋管?那简直是埋雷,搞得现在每年桦夏城区,平时还好,一到夏季都得淹一遍。”
霍启煊笑道:
“我小的时候,父亲带我去美丽国,我去过美丽国的下水道,那里十分宽大,一般能站人,洛杉鸡最大的下水道甚至可以在里面开车。还有,樱花国首都的下水道也十分宽大,地下河深达60米,下水道大得跟室内歌剧院一样。”
“前毛熊那边为什么不挖这么大的地下工程,而非得选择埋小水管呢?是前毛熊人懒吗?”
“不是,是因为前毛熊所在的地区大部分属于寒带,有冻土,又厚又硬,搞地下工程成本高施工难,所以选择了埋小水管。”
“最后这事居然还成了意识形态问题,说是在前毛熊建更宽的排水管道,太花钱,是一个“资产阶级的问题”,上纲上线了,没人敢建地下工程。”
“我们跟着前毛熊学的时候,是囫囵吞枣地学,有些事物并没有因地制宜,才留下了城市内涝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上一世,人们经常能在城市街道看到把路挖烂,再将其围起来,在那重新埋那种粗大管道的原因。
这是在修改当初犯下的城市建设的错误。
这才是各大城市一直挖呀挖呀,年年挖,年年修的真正原因。
那些什么工程才能捞油水之类的,只是营销号乱说的而已。
他们都不知道真实的原因。
一个城市天天挖了修,修了挖,或许真有可能像他们说得那样,存在内部交易,捞工程油水之类的。
但几乎是全国各地的城市都这么干,难道所有人都在捞工程油水?这种认知宣传是非常肤浅,而且极不服责任的。
真正的原因,就是建国后照搬硬抄前毛熊留下的隐患,直到后世都没办法完全根绝。
因为城市修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