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主动戳破房地产泡沫。
一大批昔日横着走的房地产商开始破产。
顺带连累了银行和各种金融业务,连美丽国人都被拖下水。
也不知道是节奏出了问题,还是那次yq的突袭打乱了原先的计划,到22年的时候,戳泡沫的计划似乎有失控的感觉。
各地的房子都卖不出去。
各铈政府只能一一解除原先严厉的买房限购。
比如东冠,除了城区和松山湖,其他各镇都没有任何限购,可以直接购买房子了。
新政发布一周后,东冠周成交量环比大涨百分之八十。
但并不是所有城市都能像东冠这么顺利地救回楼市。
毕竟东冠是夹在粤城和深城之间的城市,有的是土豪来这买,全国大部分城市的楼市,放松限购后,头一回救不回来了。
头一回救不回来,是很让人着急上火的事情。
这种事以前从没发生过。
以前只要放开,老百姓就跟疯了一样冲去买房。
现在不买,那只能说明,民众有很大一部分……真的没钱了。在三年YQ的影响下,在部分产业崩坏的背景下,至少有一定数量的民众,确实过上了腰包紧张的日子。
房子卖不出去,就没有人买地,没人买地,地方政府就失去了最大的财源,所以当时总能听到一些不是太好的消息。
这种情况出现,地方政府就会很着急。
尤其是对土地财政依赖越严重的地方,就越急。
以前可以用财政搞定的事情,现在也搞不定了。
比如豫省的400亿村镇银行爆雷事件,就是个很大的失控事件,这其中体现的是全国共通性:地方政府没钱了。
失去了土地财政,地方政府陷入了困境,开始手忙脚乱。
豫省储户的事情,豫省银保监暂时给予了兜底。
5万以下的全部垫付,5万以上的陆续处理。
这件事暂告一段落。
但还是让人担心,在地方财政窘迫时,处理问题的方法越来越让人难以理解。
之后同样出现在各地的《烂尾楼强制停贷告知书》,也是地方财政问题的缩影。
房地产公司因为缺钱,烂尾楼建不起来。
业主停止贷款,对业主在法律上伤害较大,业主肯定是知道的,但业主宁肯用两败俱伤的方式停贷,说明他们实在不想忍了。
不把业主逼到绝境,是不可能有人想停贷的。
地方政府出现财政问题和种种奇怪的社会现象,本质上都是因为卖不出地,卖不出地,是因为房地产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实在走不下去了。
一句话,桦夏从九四年开始的土地财政,走到头了。
房地产真的带不动了。
地方政府必须拥有新的财源,不依赖卖地为生,才能从这个循环里走出来。
不解决财源问题,地方上会一直不得安宁。
所以,霍启煊不想把时间浪费在房地产上。
这东西就是个雷,还是天大的雷。
他更想把所有的资金和精力用来集中攻克高科技领域,占领科技高地,从这方面赚取更丰厚的利润。
再就是能源与石油,也是他在海外布置的后手。
最后,就是影视娱乐产业。
这东西运作好了,盯住那些逃税漏税的娱乐公司,一样可以带来丰厚的财政收入。
霍启煊把除了土地财政外,能赚取财政收入的行业都考虑和布局进去了。
一切,都是为了让政府有新的财源做准备,而不是过度依赖土地财政,房地产这玩意儿没什么投资价值,也不长久!
他最多只会在港岛搞个商圈玩玩。
或者把房地产开到国外去。
至于大陆……还是让那几个地产公司去搞吧。
他们比自己更专业,也更有经验,但在后世还是一个个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