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封信:做理性的怀疑者(2 / 3)

态度:吴军家书 吴军 4211 字 2023-08-12

育,并且在移民的配额上向学习STEM的外国学生倾斜。加州很多反对他的政客,一方面要把硅谷的成就算到自己头上,另一方面提出取消高中部分数学课程,以便让不努力的学生显得不是那么差劲儿。你的那些同学,对这样的政客没有提出一句批评的话,甚至有人还投票给了那些议员。可见,多学了几门科学课程,并没有树立一种崇尚科学的精神。这里我并不想批评你的同学,而是希望你在任何时候都要能够冷静地思考问题,保持自己独立的思想。

年轻人对科学有时会产生一种宗教式的狂热,这有它的好处,因为很多重大的科学发明就是这么做出来的。但是,我想提醒你的是,人的认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而科学家也经常犯错误。这是我想说的第三点。为了让你有直观的感受,我给你讲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霍夫曼发明的两种药。第一种药就是阿司匹林,100多年过去了,它依然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药。霍夫曼发明阿司匹林的动机很简单,就是消除他父亲风湿病的病痛。在霍夫曼之前,人们已经知道水杨酸可以镇痛,但是副作用太大,因此霍夫曼发明了乙酰水杨酸,副作用小了很多,这就是阿司匹林。当然,这种药依然有副作用,主要是对胃的刺激,因此他当时所在的公司,就是德国著名的拜耳公司,原本要停掉这种药。好在当时很多诊所的医生试用后发现它效果良好,拜耳公司才在两年后正式开始出售它。再到后来,人们发现阿司匹林对血小板凝聚有抑制作用,可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今天,它每年的消费量有4万吨之多。

然而,发明了这样一款了不起的药品的人,不仅没有得到世人的尊敬,而且还背负了本不该由他背负的道义责任,最后孤独而死,因为他在无意中还发明了另一种药——海洛因(Heroin)。

霍夫曼原本希望这种神经止痛药剂可以作为药效和成瘾性都较小的镇痛剂与止咳药物。在霍夫曼的时代,真正有效的止咳药或多或少都含有一些让人上瘾的吗啡,对人的危害较大。在海洛因刚刚被研制出来的时候,大家对它的副作用并没有什么认识,以为它不会让人上瘾,因此拜耳公司对此给予了厚望,给它起了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海洛因。你可能已经发现海洛因的英文名和“英雄”(hero)一词长得有点儿像。实际上,它还真的源于德语中“英雄”(heroisch)一词,因为当时不管什么病人,吃了海洛因会马上兴奋,有一种英雄般的感觉。

很快,拜耳公司以海洛因作为吗啡的替代品,制成一种止咳处方药出售。今天,我们知道海洛因其实是一种比吗啡更危险的毒品,而且如果采用针管注射的方式使用,只要两次就能上瘾,那么当初霍夫曼和拜耳公司是否知道这种危害呢?从目前能看到的所有资料可以肯定,他们当初真的不知道。实际上海洛因(二乙酰吗啡)和吗啡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化学性质和生物特性并不相同。拜耳公司也做了动物实验,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而且根据当时实验的结果,证实它的药效是吗啡的4~8倍,也就是说,高效低毒。由于在市面上出售的止咳剂中的海洛因含量极低,因此海洛因在一开始的确没有给患者造成严重的成瘾问题。当时在患者身上发现的副作用,也仅仅是有些昏沉、眩晕等微不足道的不良反应,因此也没有引起整个医学界的重视。更糟糕的是,由于海洛因有很强的镇痛效果,医生发现它似乎对所有病痛都有效,于是,海洛因一下子就在欧洲普及开来了。直到1910年,当时的《大英百科全书》还把它作为无害的镇痛药。

其实海洛因在早期并没有造成严重的成瘾事件,因为它作为口服制剂,效果缓慢而持久,服用者并没有强烈的快感,只会觉得全身都很放松。当然,后来人们发现海洛因是比吗啡更致命的毒品,于是想禁止它,但为时已晚,害了无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