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封信:生活是具体的(2 / 3)

态度:吴军家书 吴军 3571 字 2023-08-12

笼统地说好还是不好,生活是具体的,算一算细账就可以了。中国上海汽车公司的专家有一次和我讲,根据他们的计算,行驶单位里程,电动车的二氧化碳排放比内燃机汽车大约少一半,但是相比油电混合汽车优势并不是很明显。

在一个机构里,很多不必要的争执如果能够秉承“生活是具体的”这个原则来处理,很容易解决甚至不会发生。我在很多单位里经常看到这样的事情:约翰做事情常常不上心,这回又把事情搞砸了,主管批评他,他便会辩解道,上次比尔也犯错了。问题是比尔犯错是偶尔疏忽,约翰犯错则是常事。生活是具体的,虽然人都可能犯错,但是程度上的差异和犯错的次数,却不能笼统而论。类似地,很多家长会这样批评一些考试没有考好的孩子:“怎么考得这么烂?”有些善辩的孩子会说:“我们班的第一名小红这次还做错了很多题呢!”嘴笨的家长这时常常被孩子堵回去了,但是又心有不甘,于是就暴怒骂孩子,最后大家吵了一架,问题也没有解决。其实,稍微理性一点儿的做法不妨像德国人那样,秉承生活是具体的原则,看看小红虽然犯了错,但是错了多少,家里的宝贝孩子又错了多少。虽然同样是错,但是数量的不同本身就能说明问题。

德国人不仅对待国家、社会和生活态度如此,也把这条原则贯彻到工作中。在德国没有人空喊提高产品质量这类话,但是他们会对一个产品制定一大堆非常具体的指标,如果每个都达标了,就说明产品总体质量达到了预期。从去年到今年,我去了德国4次,特别是参观了徕卡的生产线,对此深有体会。徕卡在制造镜头的过程中,细到连一根刻度线的宽度,都有具体规范,更不用说他们在磨镜片时花的功夫。当然,这样一来德国制造的东西价格就贵得不得了。在历史上,徕卡在日本合作生产过镜头,以降低成本。它找的是日本很大的一家光学仪器公司美能达公司合作。你知道日本工人的敬业水平在世界上也是一流的,但即便如此,美能达生产出来的第一批镜头的合格率按照徕卡的标准只有20%多。后来经过了很多年时间改进具体问题,才满足了徕卡的要求。再后来,消费者反映日本徕卡的质量还是不如德国,徕卡干脆关闭了日本的生产线。类似地,德国另一家著名光学仪器公司蔡司也在日本生产镜头,今天依然没有达到德国蔡司的要求,因此两种产品只能用不同的型号加以区分,价格差三倍。你要说它们之间的差距是否很大,其实也未必。我有几个日本产的蔡司镜头,光学性能不错,但是没有德国的结实,在户外使用时间长了,就不像德国货那么严丝合缝了,这点差距就导致了价格巨大的差别。

我们每次出门旅行,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总不免要向当地人打听道路。我们遇到过很多次这样尴尬的情况,一些当地人知道大概的方位,然后瞎指路,反而误导了我们。这种情况在德国很少出现,我几次到德国,因为不懂德语,有时候换乘找不到正确的车站,询问当地的德国人,碰到一些英语不好的人,也解释不清楚,他们通常干脆带我走到车站。后来我问德国同事,是否德国人都如此愿意帮助别人。他说,也不完全是。如果你赶上那个德国人没时间,或者他不知道,他可能直接告诉你帮不了你。如果已经开始帮助你,他就觉得要帮你把问题解决掉,不能因为语言问题而误导你,这时他会觉得不如干脆带你去,帮忙帮到底。

为什么我主张你去德国或者瑞士进行一段时间的工程训练呢?倒不是因为它们的水平比MIT高,而是去学学德国人做科研、写论文的态度和方法。他们的论文和他们的产品一样,也是出了名的严谨。我过去在学术界时经常和德国的科学家合作或交换研究成果。我们发现,他们写论文会把一个大实验中每一个细节产生的中间结果都写出来,而大部分国家的科学家只是报告主要结果。我的导师贾里尼克因为父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死于德国的集中营,对德国人从来没有好感,每次当我们讨论德国人写的论文,看到那些十分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