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交流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它是人类进步的根本。
人类的进步,从一万年前开始陡然加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文字的出现使得知识和经验可以更快、更准确地传递。特别是父母将自己的学识和生活经验传递给后代,这让几乎每一代人都可以轻松地超越上一代人,文明从此开始。因此,从人类文明和进步的角度看,上一代人和下一代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沟通是必需的,否则我们就和用生命试错的其他物种没有太大区别。
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上的其他物种前后两代之间只能通过基因传承信息。一只被蝮蛇咬死的老鼠的基因就中断了,而具有躲避蝮蛇基因的老鼠则将这种信息传递下去。这种不断试错,以生命为代价的信息获取方式的效率实在太低。事实上,7000万年前,人类和老鼠拥有共同的祖先。在接下来的6500万年里,人类这种哺乳动物在自然界的优势并不是很明显,直到500万年前(那时人类和黑猩猩走上了不同的进化道路),在人的身上叉头框P2(Fox
P2)基因发生了明显变化,这让人类拥有了语言能力。后来,现代智人的这一支在语言能力方面进化得特别快。从此,人类经验和知识的传承可以通过语言快速完成。今天的人,不需要被蝮蛇咬,就知道远离这种有斑纹的褐色爬行动物,甚至会远离它们出没的水边草丛。因此,如果我们不能从前辈那里学习有益的经验,而是凡事都靠自己试错、摸索,那么我们的进步无疑会比同龄人慢。
出于最有效地学习和成长的目的,年轻人有必要从上一代人那里接受经验,汲取养分。然而,代沟是永远存在的,不仅今天如此,其实在过去也有代沟,将来还会有,糟糕的沟通(比如不恰当的管束)只能适得其反。因此,如何和子女进行有益且有效的交流是一个大问题。在年轻时,古今中外一些智者(包括曾国藩、傅雷、J.P.摩根、苏霍姆林斯基等)的家书,让我获益匪浅。当时,虽然我略有逆反情绪,但我比较平静地接受了这些智者在家书中讲述的道理以及讲述方式。因此,在我的孩子长大特别是离开家之后,我也开始采用类似书信的电子邮件这种相对传统的方式和她们沟通,将我对很多事情的经验、看法和建议告诉她们。我发现在孩子青春期后,这种方式常常比面对面交流更有效,因为这避免了因不同意见而产生的争执。另外,由于写邮件时容易做到心平气和,写出的文字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此她们更容易接受我所写的建议,而不是我说的。久而久之,这些内容就构成了一本书信集。
我平时和女儿们交流的内容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她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她们希望得到一些建议,比如第一次工作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另一类是我觉得她们最终会面对的一些问题,我应该在合适的时间和她们谈一谈。我给孩子的建议,一小部分源于我的生活经历和经验,大部分则是转述其他人,特别是我心目中的那些智者的观点。后来,我在“得到”写《硅谷来信》这个专栏时,发现上述问题之中有一些具有普遍性,不少年轻人和家长在给我留言时谈到这些问题。虽然对于这些问题的建议因人而异,但是多少有些共性。因此在《硅谷来信》中,我给年轻人的建议有一些源于我给孩子的建议,读者朋友对这些建议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后来我细想,这其实并不奇怪。大部分家庭,很多年轻人遇到的问题,我也遇到了。十二三岁到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身上的优点和缺点,我的孩子也有。因此,在罗辑思维范新、白丽丽两位老师,以及首席执行官脱不花女士的建议下,我从给女儿的书信中挑选出对家长、中学生、大学生来说具有普遍意义的话题,整理成《态度》一书。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关心子女教育的家长和中学生、大学生一同分享成功经验。
在和子女沟通时,我有三个心得想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