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已经迈进了1996年,小花搬到这个院子也有三个月了。

在这三个月里,除了过年休息了一星期以外,小花的一如既往每天出摊。除了东北大饭包,又陆陆续续加了肉夹馍,葱油饼,水煎包,糖糕。保证每隔十来天就换新品。

午餐也由原来的一星期一换,变成每天不重样了。

这可不是张小花主动这么做的。主要是这三个月里,渐渐的,大家都知道钢厂外面卖早餐卖的挺好的。

于是,钢厂外面卖饭的也越来越多了。有开不下去走人的,又有新加入的。渐渐的,光卖早餐的摊位,都稳定在10个左右了。

好在张小花有稳定的客源,以及卖的吃食好吃又不常见。这才堪堪把每个月利润保持在三千左右。

要知道买餐的第一个月,在只卖了半个月午餐的情况下,利润都有三千了。

不行,得想个办法。门口的摊位会越来越多。大家卖的都是早上中午充饥的食物。如果有人打价格战,那就算自己做的再好吃,工人也会选择更便宜的食物。

这样下去,自己的利润将会飞速下降。

1996年的张小花,已经存款超过一万元了。看着存折上的数字,张小花暗下决心,一定要乘着这股东风,赚更多的钱。

该怎么办呢?换个地方?不行,钢厂这边已经互相熟悉了,大家都知道她做的好吃。去新的地方,还要再次拓客。

而且这个时候,钢厂是全市数得上的大厂,有几万职工。购买力也强。张小花舍不得这个市场。

那怎么做呢?

既然要从摊位中脱颖而出,就要和大家不一样。

不一样,不一样,不一样……

有了!

灵光一闪,张小花想到了。

其实之前已经想加汤类的品,但是碍于自己这是个小摊位,不好操作。

如果现在租个店铺呢,有了门面,大家也可以进去吃饭。风吹不着,雨打不着的。一些想要坐下来慢慢吃的人,肯定会来。

而且有了店铺,自己也能增加更多品类。

这样,有个店铺。就比外面的摊位有优势多了。

去找小马!

来到小马家里,小马一看小花,以为是要换房子,就问:“是房子住的不称心吗?要换房子?”

见小马误会了,忙解释道:“不是,房子住的挺好的,我现在呀,想找个店铺。离钢厂越近越好。”

“有没有合适的呢?”张小花急切的问。

“有是有,就是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租出去。钢厂大门对面,有一间房子。是胡同口张大爷家的。”

小马继续说到“以前没人住,就是当他们家的杂物房。后来张大爷家儿子结婚了,又生了三孩子。院子太小住不开,为了让儿子孙子住的舒服点。张大爷和张大娘就去那个房子里住了。”

“那个房子确实离得钢厂最近了,不过可能难租啊,毕竟张大爷大娘要住呢,他们租出去住哪里呢。”

听了小马的介绍,她大概知道是哪个房子了。那个房子大小位置,真的很合适。小花不愿意放弃这个房子,就请求小马去帮她问问。

“行,我就替你跑一趟。也有可能张大爷愿意搬呢,毕竟那个地方离得钢厂实在太近了,上班时间,下班时间,人来人往吵的很。还经常有拉货的车经过,实在不是一个好住处。”小马见小花情绪低落,忙安慰道。

“什么时候能帮我问一下呢?”

“你这么着急,那就现在去吧。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

小花想都不想就答应了,二人一起走到了张大爷家。

房间里,张大爷和大娘正在说话。

张大爷对这个房子很不满意:“这一到白天,上下班几万个人走路、骑车经过。说话的,大喊的。好不容易都去上班了,这运钢的车又一辆又一辆的。”

大娘附和道:“是呀,一天没个消停的时候。想出去门口坐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