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 / 3)

身本布衣刘靖 雀之角 3897 字 18小时前

八月,太湖畔湿热如胶,孩童嬉闹之声此起彼伏,伴着不歇蝉鸣,搅动着水乡宁静。

纵为士人,性情至和,听到这番嘈杂吵嚷,也不由微蹙眉头,心生躁意。

然此间乡民早已安之若素。太湖酷暑,已然融于命中岁月。惟有那淋漓汗水,悄然告诉外乡来客,此间夏日实在难以消受。

乡民一朝劳碌,幸能借着午间闲暇,寻着乡间野店,以一顿饱饭聊慰日间辛劳。

莫笑乡野皆为粗茶淡饭,其中自有高下之分。震泽村条条阡陌酒食林立,唯那沈记面馆最受青睐。

店门平凡之至,然则手艺绝伦。纵使午间酷热难耐,来客络绎仍不绝。

沈记自不乏食客拥趸,可连最馋嘴的老饕,也不及那苗疆客一半忠诚。

此人端坐桌前,形貌年轻,约莫弱冠之年。满头黑发扎作马尾,额前刘海遮不住嘴角永驻的那抹慵懒笑意。

无论寒暑,他仿佛永远身着那苍青苗服,长衫绣纹繁复,肩头几绺饰带轻垂于背,身上草药气息馥郁却不致刺鼻,面馆的食香汗味都无法掩盖那异乡之气。

异装瞩目,乡人常见他出没于面馆,每次只点一份阳春面,却无人与他相熟,仿若孤影游云。乡间人多嘴杂,早将他传作奇人异士,权作饭后闲话中的随言几句。

饭点已末,人声渐散。一碗阳春面热气袅袅,端至他桌前。他抬眼扫视四下,虽无人同席,也自得怡然。

面食平凡,然出自沈家的金字招牌,就连神仙也忍不住大快朵颐。可尚未举箸,阵阵刺痛轻噬左腰,败坏了他满心期待。

他不禁微愠,眉间闪过一丝不悦。乐事被别人无端打搅,无论是谁,都免不了火上眉梢。

面馆鱼龙混杂,小偷小摸常有发生;何况近来还有自称沧龙帮的村中顽童,仿效江南巨擘太湖帮的名号,尽行偷鸡摸狗之事。

沧龙帮所到之处,有如飞蝗过境。人人不得不捂紧钱袋、看住小孩。

苗疆客放下筷子,垂眸若有所思。客居此地已久,他自知这些小贼麻烦,早已清空身上口袋。唯有左腰鼓囊,袋口肆无忌惮地敞开着,简直在向这些小贼公然挑衅。

左腰的阵痛本轻微难察,此刻已愈渐频繁,似是告诫他有危险迫近。苗疆客只是淡淡一笑、佯装不知,全心全意摆弄桌上醋瓶。

醋瓶在他灵巧的指间翻着跟头,一下、两下,愈来愈快,仿佛下一瞬便要转脱他的手,飞掷窗外。

忽地一声尖叫破空而出,利刃般刺破湿闷的暑气,惹得满堂侧目。

但见一个手脚奇长的小泼皮仰面翻倒,脸色刷白,四仰八叉地向后退去,活似只受惊欲逃的蜘蛛。

四下凳椅胡乱摆放,慌乱间,他后脑重重撞上椅脚,眼前骤然漆黑一片,挣扎片刻才堪堪复明,却见那苗疆客早已负手而立,含笑观望。

临近太湖帮,乡民似是沾染些许江湖戾气,面馆争斗时有发生。无关食客早已驾轻就熟地后退三步,将二人围在中央,端碗静观这出好戏。

此类小贼在村中人嫌狗厌,见其吃瘪,更有好事闲汉喝彩叫好。

小泼皮急忙看向门口同伴,村中顽童正朝着里头张望不休。虽未作鸟兽散,无奈年幼个矮,什么都看不得,急得像刚下炸锅、胡乱蹦跳的小鱼儿。

“唉,你莫要以为我疏忽大意,彩衣她可小心得紧。她又心善,只是吓唬下你权作警告。小鬼,你日后莫打旁人腰包的主意。”

苗疆客轻抚左腰,一脸温和,仿佛在训自家小儿。偏这副模样落在小泼皮眼中,却只觉得浑身发毛、直泛恶心。

他本以为是什么稀罕物件,谁知伸手一抓,却摸上一只五彩斑斓的巨大毒虫。那黑亮大颚戏谑般轻咬指间,触感冰凉,直钻骨髓,挥之不去。

小泼皮强作冷静,他无所谓周遭看客叫喊,只心中暗骂他们愚蠢:要是他们知道这苗疆外人的袋中邪祟,怕是早吓得四下奔逃,哪还会站在他那边?

可惜他这偷儿在乡间早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