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就得多,省委组织部又不是管钱的,怎么解决?
项目小了,扶贫的作用又不明显,组织部也不好向省里交差,难啊!
商量来商量去,乡长陈水金提出,请省委组织部帮助筹建一个村办企业,生产洗碗巾的,投入也不多,有三、五万元就行。
大家觉得这个项目还行,乔树军就要求乡里尽快拿出一个可行性报告,准备带回部里研究。
为不增加乡里的接待负担,乔树军当晚就回到县里,住在县委招待所,吃饭也是在招待所,吃过晚饭后,乔树军又再次跟解国璋提到胡晨阳。
“解部长,记得告诉胡晨阳,他还欠我一篇稿子。”
解国璋笑道:“行,我这就去找他。”
解国璋是新峡县人,家在平都乡,平时也是住在县委宿舍的,说起来,二人都是高明亮手上提拔的,关系还不错,只是,解国璋平时比较低调,圆融。
高明亮下台,对解国璋有些影响,但还不至于拿他怎么样。
这些天,胡晨阳成了孤家寡人,平时有些来往的人,现在都跟躲“麻疯病”人似的躲开他,所谓“世态炎凉”,这时候体会得最深。
所以,胡晨阳也尽量少露面,免得大家尴尬。
有时候饭都不去食堂吃,就在房间里泡碗方便面,天黑了才出去透透空气。
解国璋敲开胡晨阳的门,见胡晨阳胡子拉茬的,一副憔悴模样,他心情也很是复杂。
胡晨阳并没有请解国璋进去坐坐,而是轻声问道:“解部长,有事啊?”
解国璋点点头:“是这样,省委组织部的乔处长来了,她说,你还欠她一篇稿子?”
“欠她一篇稿子?”胡晨阳愣了一下,终于从角落里翻出了丢掉的记忆,“好像还真有这事!”
说完,他自顾自摇头苦笑道:“不过我现在这样,哪还有心情写文章?”
解国璋道:“我就是来告诉你一声。乔处长住在县委招待所301房。”
说罢,转身走了,走了几步,又回头道:“去之前记得把胡子刮了。”
胡晨阳心里顿时升腾起一股暖流。
……
胡晨阳记得,自己确实是答应过乔树军要写一篇文章的。
春节期间也挤了点时间构思、提纲是出来了,也写了一半了,但白天老是被陈长贵叫出去喝酒,晚上小旋又来得勤,二人在一块亲热不够,变着花样玩儿,那还有心思写文章?
等到了年后,又碰上高明亮出事,自己也面临一连串的问题,写文章的事就搁下了。
乔树军来了,人家还记着约稿的事呢,胡晨阳觉得,这事得有个交代才好。
他当即找出《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提纲和未完成的稿子,反复思考之后,慢慢有了点感觉,进入了状态,熬到凌晨二点,勉强算是把文章完成了。
睡了几个小时,县委的操作部们都上班去了,胡晨阳这才起来,刮了胡子,用“热得快”烧了点开水,泡了一桶方便面,几口就吃完了。
回头再把稿子看了一遍,工整地抄了一遍,抄的过程中又改动了几个地方,觉得还行,拿得出手了。
看看手表,已经快十一点了,这才急匆匆带着稿子跑去了县委招待所。
乔树军是来挂点的,也没有专门的办公室,就把招待所当成了办公室。
这天上午,乔树军跟刘家麟副部长打了电话,汇报了昨天去冠城乡的情况,刘部长表示:“再听听县里的意见,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方案?”
“有没有更好的方案”的意思就是,刘部长对筹建洗碗巾厂这个项目不是很满意。
这也提醒了乔树军,洗碗巾厂这件事,也不能光听乡里的,还要征求一下行家的意见,要多方询问、考察,*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凡事务必实事求是。
放下电话后,乔树军立即召集葛科长和高小洁开了个会,直言刘部长对洗碗巾厂项目并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