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算是为处于生活底层的他们,提供了一条谋生的出路。令人始料未及的是,随着服务于西进运动的太平洋铁路等基础设施修筑完成后,加拿大也不再需要他们。
而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还是有不少人选择出逃而改善生活。1867年,在北美及美洲国家独立运动热潮的影响下,加拿大联邦也宣告成立。为了防止大量华人涌入加拿大,抢夺这个新生国家本就贵乏的工作岗位,加拿大政府开始向加拿大的华人收取每人50加元的人头税。后来又因为效果不显着,最高曾涨到500美元。
虽然加拿大当局几次想通过税费提高的手段,去限制加拿大华人数量,但总体而言,华人数量仍呈现一个持续上升的趋势。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首先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中国,正处于改革不断、推翻封建的动荡时期,统治极其腐朽,人心涣散;其次是联邦建成不久的加拿大,正处于一个建设热潮时期,提供相当多的工作机会,同时又传说着金矿等令人无比神往的财富资源。
这波来自东方的移民集团让加拿大的领导人们感到越来越不安,他们认为华裔人数的持续上涨,会对本土的就业环境甚至是统治基础造成威胁。为此,在增加税种举措依然不力的情况下,他们决定以严苛的法桉去限制华人对加拿大地区的输入。
1923年,加拿大联邦政府取消人头税的规定,同时通过了《1923年华人移民法桉》。法桉规定:除了商人,外交官员,留学生和特别个桉以外,禁止华人加拿大境内,到后来适用范围扩大到所有亚裔。
这是一部明显针对特定族群而设定的法桉,旨在以强硬的法条去控制亚洲人加拿大。一经出台,就受到了加拿大少数族裔尤其是亚裔的强烈不满。
民怨的激怒,就势必会倒逼加拿大政府的转变。而他们的转变,始于二战时期。1939年9月,加拿大正式宣布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外作战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为此加拿大曾以政府名义发行了特定的战时债券。
此时加拿大中华会馆本着大度的胸怀,在呼吁华人购买中华民国债券的同时,也鼓励他们入手加拿大的战时债券,为自己籍国的正义抗争贡献出一份绵薄之力。从此之后,华人在加拿大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改观。
基于二战期间华人对加拿大军方资金的大力支持,加拿大政府于1947年废除了排华法桉并恢复了在加华人的公民权力。经过长达数十年的付出与抗争,加拿大的华人群体终于得到了他们应该享受的居留权。
虽说加拿大国土面积广大,但真正坐拥卓越的地理位置和发展契机的城市,可以说并不多。而温哥华,就是其中的一个。
悠久的华人移民史、宜人的气候以及繁华的都市风貌,让越来越多的华人移民,青睐于选择这里。温哥华也成为了北美仅次于旧金山之后,第二大的华人聚集地。
温哥华华人众多,原本势力强悍,可是最近几年新上台的温哥华市长鲍威尔,极其排华。尤其很讨厌聚集在温哥华唐人街的当地华人,认为华人抢占了他们白人土地和资源。
为此,鲍威尔就联手温哥华那些鬼老帮派,开始一起挤压华人社团。
鲍威尔利用手中权力不断让温哥华警署打击当地华人帮派,然后让那些鬼老抢夺这些帮派地盘,慢慢地连唐人街都被鬼老社团掌控,那些华人社团则要么臣服,要么龟缩不出头,没了这些华人社团罩着,当地华人更是受尽欺凌。
雷洛他们移民过来时候,还以为这里是华人天堂,没想到运气不好,遇到了这么一个渣滓鬼老市长,搞得唐人街乱糟糟,想要好好做生意都不行。
听完雷洛的介绍,石志坚最起码知道了这边具体情况。
见石志坚默不作声,雷洛拍拍石志坚肩膀,自嘲笑道:“我同你讲这些做也,反正你只是来探望我,也不在这里居住!人,还是要靠自己-----”
说完,雷洛放了一句狠话:“讲真,换做以前的我,早拔枪和这帮鬼老干了!蒲你阿母,老虎不发威你当病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