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平平无奇孟修远(3 / 4)

出什么高深武功在身,也没太过在意。

反倒是是本因方丈出于礼节,主动向鸠摩智介绍起了孟修远:

“还请明王知道,这位孟修远孟少侠,是一位难得的隐士高人,今日刚好也是到我寺中交流。

明王送来拜帖之时,这位孟少侠恰好也在现场,我们便邀请他来旁观,也算是做一个见证。”

鸠摩智闻言愣了片刻,随即对孟修远点了点头,道了一句“甚好”,便也就没有纠结。

想来是他对自己功夫有自信,既然敢于凭一人之力便挑战天龙寺众僧,便也就没有将一个莫名其妙的年轻人放在眼里。

随即,鸠摩智便双手合十,兀自说起了正题:

“小僧生平有一知交,是大宋姑苏人氏,复姓慕容,单名一个‘博’字。昔年小僧与彼邂后相逢,讲武论剑。

可惜天妒英才,慕容先生西归极乐。小僧有一不情之请,还望众长老慈悲。”

天龙众僧闻言,知道这不过都会借口而已,可也不好一上来便撕破脸变,便由那本因方丈推诿答道道:

“明王与慕容先生相交一场,即是因缘,缘分既尽,何必强求?

慕容先生往生极乐,莲池礼佛,于人间武学,岂再措意?”

鸠摩智闻言也不生气,继续解释道:

“方丈指点,确为至理。

然小僧生性痴顽,殊乏慧根,闭关四十日,始终难断思念良友之情。

慕容先生当年论及天下剑法,深信大理天龙寺‘六脉神剑’为天下诸剑中第一,恨未得见,引为平生最大憾事。”

说话间,鸠摩智不待天龙寺众僧再开口拒绝,当即双手轻轻击了三掌,引得门外两名汉子抬了一只檀木箱子进来。

鸠摩智袍袖一拂,箱盖无风自开,取出来的竟是三本旧册。他随手翻动,本因等瞥眼瞧去,见册中有图有文,都是朱墨所书,显然都是武学秘籍。

而后,便听他接着说道:

“这三卷武功诀要,乃慕容先生手书,阐述少林派七十二门绝技的要旨、练法,以及破解之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少林寺七十二门绝技确有独到之秘,这三项指法,与贵派一阳指颇有相互印证之功。

小僧愿意献上,算作一点诚意。”

鸠摩智此言一出,天龙寺五本心中皆有所意动。

要知道,同行是冤家。他们平日里虽嘴上不说,但其实心中与少林寺这天下第一寺早有竞争之意。

现如今少林绝学放在眼前,自然是生出许多杂念。

鸠摩智见状,当即趁热打铁,分别演示起了这三门指法。

拈花指劲道轻柔,温颜微笑间以凌空指力破衣穿孔。

多罗叶指指力霸道,十指飞速连点,那装书的木箱便成了一地碎屑,连木箱的铰链、钢片等金属附件,俱在指力下纷纷碎裂。

而那无相劫指则是出手时无形无迹,隔着袖袍,也能使地上木屑翩然起舞。

三门指法各有千秋,皆是玄妙。

孟修远在一旁看了,不由心中连连点头,暗道这少林绝技果然不同凡响。

而那本因、本观等僧人见了,则更是不禁怦然心动,甚至是起了索性不如就交换一下的心思。

不过他们做不得主,只能向那面壁而坐的枯荣禅师请示道:

“师叔,明王远来,其意甚诚。咱们该当如何应接,请师叔见示。”

不想,那枯荣禅师闻言之后竟是没有回答他,反倒朝孟修远问道:

“孟施主,你武功高绝,更在我之上。

不知你觉得,大轮明王所施展的这三门少林绝技如何?”

孟修远这正琢磨着三门指法,想着分析其中原理呢,,因而闻声之后一时间有些发愣。

说好的自己只是旁观而已,怎么突然就被牵扯进来呢。他不由心中暗道,这枯荣禅师看着古井无波,却也小心思颇多。

须臾之间思虑,孟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