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药到病除。
济善堂是他一手创办的医馆,门庭若市,每日前来求医的人络绎不绝。
叶云蘅从小几乎就是在外公的济善堂里泡着长大的。医馆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药材,空气中常年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药香。
她从小喜欢看外公给人号脉问诊,写药方。耳濡目染,渐渐地,也就能帮忙打点下手了。
不到十岁,叶云蘅就能帮着抓药、煎药,甚至在外公忙不过来的时候,替一些简单的病症开方子。
她的天赋极高,学东西也快,外公常常摸着她的头,笑眯眯地说:“阿蘅啊,你比你娘还要聪明,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代名医。”
对叶云蘅学医这件事,她爹叶志远一开始是极力反对的。
他觉得女子行医有伤风化,成日抛头露面,实在不成体统。他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安分守己,找个好人家,过着相夫教子的生活。
可叶云蘅性子倔,认准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再加上南胤民风开化,女子行医虽不多见,却也并非什么惊世骇俗之事。
最终,叶志远也只能随她去了。
叶云蘅打定主意,这辈子就悬壶济世,救死扶伤。至于嫁人?算了吧,她可不想再碰见什么狗男人了。
这辈子,她打算跟药草过一辈子了。不求荣华富贵,只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医术,帮助更多的人,让他们免受病痛的折磨。
至于萧烬夜?
呵,让他当他的皇帝去吧,跟她叶云蘅一点关系都没有。
充实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
元禛五年的时候,叶云蘅她爹终于得了个儿子,乐得合不拢嘴。
再一晃,已到了元禛十五年。
如今年方二八的叶云蘅已出落得亭亭玉立,眉眼如画,肤若凝脂,颇有她娘当年的风范。
虽然她的样貌与前世完全不同,但那肩头状似蝴蝶的胎记却与前世如出一辙。
她并不怎么刻意打扮自己,总是穿着一身素净的布衣,头发简单地梳成双垂髻,整日里在济善堂忙里忙外,或煎药,或诊脉,或整理药材。
她的脸上是蓬勃的朝气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她的医术早已青出于蓝,曲塘县的百姓都知道,济善堂里有个女大夫,年纪轻轻却医术了得,凡有疑难杂症,找她准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