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也就那么回事吧……”
许江源的反应令林向东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装作不在意地摆摆手:“大学只是学校,将来怎么样,还得看毕业后能不能分到一个好单位……”
“考入河东大学,不就相当于已经被分配到好单位了嘛!”
许江源捧道:“听说,河东大学的很多毕业生,都可以被分配到云海市离的省级、市级单位!
甚至有的人,还会被京城的一些单位要走!
如果说,毕业后愿意回到咱们青池县,各个单位更是会抢着要,回来立马就能提干当领导!
但即便是这样,大家都还不愿意回来呢!”
“好不容易走出去,谁愿意回到咱们这小县城啊!”
林向东呵呵笑道:“说实在的,等她毕业了,我也希望她能留在瑞海市!”
“是啊!”
许江源一脸赞同:“瑞海市多好啊,经济发达、城市繁华,而且有山有水的,风景也漂亮。等您女儿在瑞海市安顿下来,还能把您和阿姨接过去享福呢……”
“哎……”
林向东摆摆手:“她能过好自己的日子,我们当家长的就心满意足了,享不享福都无所谓……”
“哪能呢?”
许江源一脸认真且诚恳道:“当子女的,哪能不孝顺家长呢。更何况,叔,我一看你就是特别疼孩子的人。您女儿也一看就聪明乖巧,将来肯定会好好孝顺您的……”
“呵呵呵呵……”
林向东的心情十分愉悦。
越看许江源,越觉得顺眼。
这小伙子,长得人高马大、仪表堂堂的,精气神也好,朝气蓬勃。
虽然肤色有点黑,但农村的男孩子,往往从小就跟着下地干活,要么就在外面到处乱蹿,有几个不被晒得肤色发黑的?这很正常。
关键这小伙子热心肠,还会说话,夸人的时候很真诚。
哎,这就很舒服。
于是,心情舒畅的林向东,和许江源聊了一路。
到了火车站,许江源主动帮林向东拎起一个行李箱。
这下子,林向东看许江源就更顺眼了。
二人坐在候车厅里聊得热络,聊完瑞海市又聊老家。
聊聊十里八村,聊聊果树和农事。
许江源在农村长大,前世辍学后又正儿八经地务农几年,对果树种植和农业生产都颇为了解,对于青桃镇十里八村的家长里短也有所耳闻,因此与林向东颇有共同语言。
聊天的时候,他基本顺着林向东的意思说,但又不完全跟屁虫似地附和。
偶尔也会发表一些略有分歧但无伤大雅的意见,或者是一些不明白的疑问。
待林向东解释过后,又作出一副恍然大悟、醍醐灌顶的表情,说一句“原来如此”、“叔还是你懂的多”。
而聊天中“无意间”得知林向东就是食品厂的厂长后,许江源的神情中更多了几分钦佩和尊敬。
种种表现,令林向东的聊天欲和虚荣心都得到了极大满足。
林清婵坐在一旁不说话,只时不时把头偏到一旁或者捂着嘴偷笑。
说实话,对于二人的未来,她并非没有担忧。
若是许江源几年之内在瑞海市无法小有所成,将来他俩的事情,说不定就会遭到父母的反对。
到时候父母见到许江源,若是横鼻子竖眼的,她心里肯定也不好受。
不过,现在看来,许江源已经用他自己的方式,在自己父亲心里留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初印象。
如此一来,到时候他们所面临的家庭压力,说不定就会小很多。
临近九点,他们要乘坐的火车即将进站,乘客们纷纷来到站台上等车。
这时候的站台也没有划线什么的,众人乱糟糟地站着,只等火车停下后再去寻找自己的车厢。
此外,站台上还有几个摆摊做生意的,卖报纸的、卖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