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人,明代万历二十年进士,以淮安推官徵授刑科左、右给事中,崇祯初授左都御使。
他平生制行高洁,风节凛然,执法如山,被百姓呼为“曹青天”。
此书明刻明印,古意盎然,既是难得的北方名士集子,又是难得的乡邦文文献原本。”
他越说越得意,这位曹于汴虽然是明代进士,但哪怕史学家知道的人也不多。
这充分体现出他在历史方面的深厚积累。
刚才鉴定清代寿字金元宝时不小心输给陈剑,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蒋经天心里可一直憋着一团火。
现在正好还回去。
说完他看了依旧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的陈剑一眼:“你可知曹于汴?”
陈剑摇摇头。
明代的人他倒知道几个,比如唐伯虎、文天祥,还有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杨慎。
但绝对没有姓曹的,更不要说什么曹于汴。
蒋经天更得意了:“谅你也不可能知道,不学无术!”
“你……”
把陈剑气的,知道一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古人很了不起吗?
要不是看你年纪大了,揍你容易被讹,信不信现在哥就让你知道知道花儿为什么这么红?
蒋经天继续道:“这本《仰节堂集》同样是明代孤本,估价18000元。”
陈剑闻言忍不住道:“等等,你说这本书值多少钱?”
“18000元,怎么,有问题?”
陈剑的表情瞬间古怪起来。
何止有问题?
问题大了去了!
因为蒋经天刚才鉴定的两本古籍他都用眼睛异能看了。
刚才那本《惠州野史亭诗碑》的售价只有400元,和蒋经天23000的估价差的何止一星半点?
至于《仰节堂集》更是只值280元。
如果只有一本书出错,还能认定是误差。
但两本书都有问题,就只能说明蒋经天走眼了。
他正要开口,就听:
“咦?好像不太对!”
是肖慧妍。
原来在蒋经天鉴定的时候,其他鉴定师也纷纷走到其他箱子面前开始观察。
听到肖慧妍的声音,大家纷纷看过来。
王德秋连忙问:“怎么了?”
肖慧妍却仿佛有千难万难的事难以抉择,终于,她还是道:
“若我没猜错,这些书明清孤本恐怕一大半都是赝品。”
此话一出,全场瞬间哗然。
最先说话的还是蒋经天:“肖丫头,你可不要胡说。
什么叫这些明清孤本有一大半是赝品?”
旁边一名穿着西装的鉴定师也道:“是啊,你说赝品我不反对。
但起码要先将这些书看一遍,确认后再说。
现在你连看都不看,就认为是假的。
是不是太牵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