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朝堂上,大殿内。
一位身形瘦削的青年男子,身穿明黄色龙袍,头戴九龙珠冠冕,端坐于皇位之上。
“关于百里屠苏谋反之事,众爱卿有何见解?”
殿内一片肃静,下面站着的臣子一个个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谁也不敢张嘴说话。
“怎么?我堂堂大祈朝!难道还处理不了一个百里家吗?”
祁严帝锐利的眼神,如鹰隼一般挨个扫过地下站着的臣子们,忽然说到:
“薛子义,你来说说!”
刑部尚书薛子义此时暗自在心中骂了声娘,深吸一口气,从队列中站出来,拱手弯腰回复道:
“回禀圣上,按大祈律规定:谋反者,主犯从犯均当处以斩刑,并诛连九族!其家族年龄14岁以上的男子,均应处以绞刑。年十四岁以下男子及其余女眷,全部没入贱籍!”
他奶奶的,自己运气怎么如此不好?刚升上刑部尚书,就要接手如此一个烫手山芋!
薛子义说完便迅速回到队列中,心中默默祈祷皇上不要再想起有他这号人。
祁严帝沉默片刻,开口道:“那依薛爱卿之言,此案按大祈律处理,众爱卿可有异议?”
异议?
谁敢有异议?
有异议,怕不是下一个砍头的就是自己?
众臣子如一群鹌鹑般缩成一团,瑟瑟不敢言语。整个朝堂都弥漫着一股剑拔弩张的严肃气息,仿佛空气都凝固了一般。
倏然,一位两鬓斑白的老者从队列中站了出来,所有人的目光都瞬间集中到了他身上!
居然是御史大夫——韩忠!
先皇给祁严帝留下的托孤重臣之一!
“启禀圣上,老臣有言容禀。”
“大将军百里屠苏,对我大祈王朝,有不世之功啊!”
“他这戎马一生,共七次抗击匈奴蛮族,斩首匈奴五万首级,收复和硕、河套,击退番禺,用一身铮铮铁骨为我大祈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老东西是不想活了吗?众臣子咋舌!
皇上昨天刚把百里屠苏斩于刀下,今天你就跟皇上唱反调,这不是在啪啪打皇上的脸吗?
“百里一族,满门忠烈,凡男子满十四岁皆从军!大将军的弟弟百里守约,被匈奴王子斩断一臂;大将军底下四个儿子,老大百里光四年前战死沙场,老二百里兴未及弱冠便以身殉国,老小百里殊从马背摔下,至今昏迷未醒!”
韩忠说着说着,两行清泪从老脸上滑落。
“如此忠臣世家,居然说他们谋反?皇上,此等可笑言论,老臣不信!皇上万万不可受奸人蒙骗,误杀忠臣,令人寒心啊!请皇上三思啊!”
老头说完,便颤颤巍巍俯身跪倒在地,不住向祁严帝磕头!
一大把年纪了,磕头磕得满脸是血,此情此景,真是让人瞧了可怜。
韩老大人所言,在场众人皆知,但谁也不敢当着当今皇帝的面说出来呀!
毕竟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随意给你百里屠苏安个罪名就是,谁还敢较真跟皇上辩驳呢?
“啪”的一声!
一方砚台从皇位上飞下来,砸落在地,摔成两半。
祁严帝胸口剧烈起伏,被气得怒不可遏,破口大骂道:“韩忠,你别以为自己是先皇的托孤大臣,就倚老卖老,朕就不敢动你!”
“我今天就告诉你!托孤大臣,朕照杀不误!既然你认为百里狗贼是冤枉的,那你就陪他去地下,听他好好诉说一下冤屈吧!来人啊!”
“皇上!!!”
“不好了!!!”
“大事不好了!!!”
一太监跌跌撞撞的从朝堂外跑进来。
“什么大事不好了!你会不会说话?朕的大事好的很!”
“启......启禀皇......皇上,百......百姓们还有好多书生,因百里将军被斩一事,群情激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