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晟不但给何清清租了个院子,还给她买了个丫鬟。
院门关上了,后边发生了什么,戚蓉看不见了。
戚蓉朝着院门的方向啐了一口唾沫。
邓淑云的丫鬟都被李伯晟给卖了,如今在家干着粗活累活,结果李伯晟居然给一个外室找了丫鬟。
爱与不爱差别竟是这般大。
戚蓉心里十分不爽,看着天色不早了,赶紧去找自己的牛车,赶着牛回家了。
天黑透了以后,李伯晟没有回来。
邓淑云有些心神不宁,频频往院门口看。
戚蓉叹了口气,“别看了,他今晚不回来了。”
邓淑云的手不自觉握紧,沉默着没说话。
戚蓉匆匆吃完了饭,她走到里屋把之前存的兔子皮拿出来,又拿了今天买的布,把它们交到邓淑云手上。
“天冷了,给你和两个孩子做几件衣裳吧。”
原主从小习武,从没学过女红,成婚后做的衣裳也都不好看,李家的几个孩子没少因为衣服被人嘲笑。
所以,她将东西给了十分擅长女工的邓淑云,让儿媳妇自己做衣服穿。
邓淑云看见布料的时候有些惊讶,“这是……”
邓淑云以为婆母今天出门是为了买粮,没想到她居然还惦记着邓淑云和两个孩子,给她们买了布。
戚蓉道:“你的袄子太薄了,两个孩子的袖子也短了,这几日家里的活儿交给我,你抓紧把衣裳做出来。”
天实在太冷了,容易把人冻出毛病来。
然后,戚蓉变戏法一样拿出了两串糖葫芦。
两个孩子看到糖葫芦的时候眼睛都瞪大了。
“糖葫芦!”
她们已经很久都没吃过糖葫芦了,看见糖葫芦,两个孩子激动地蹦蹦跳跳。
两个糖葫芦,一人一个。
两个孩子拿着糖葫芦根本不舍得咬,一点点地舔上面的糖。
在没有现代机器参与的情况下,古法制糖非常麻烦,再加上产量低,糖一直是比较贵的生活常见物品。
糖虽没贵到普通老百姓吃不起的地步,但普通人家绝对不会经常吃。
戚蓉从没想过有一天糖会如此珍贵。
她有些想念以前火锅啤酒小烧烤的日子了。
她叹了口气,得想办法改善一下家里的伙食,两个小丫头长得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得给她们补一补。
戚蓉逛街的时候问了猪肉的价格,粮食涨价后,肉也跟着涨价了,猪肉大几十文一斤,她嫌太贵了没买。
毕竟田里的兔子还是比较好抓的,没必要花那个冤枉钱。
吃过饭,戚蓉催着邓淑云回去休息。
戚蓉收拾了桌子,烧水把碗和锅洗了,然后洗漱睡觉。
第二天戚蓉早早起床,在家里寻找合适的材料。
她发现了几棵风干了的竹子,竹子保存得很好,原本是李风泽专门寻来做竹酒筒的,没用完就放在了家里。
戚蓉将竹子劈开,截取合适的长度,然后用刀削掉竹子不光滑的内壁,留下更为坚韧光滑的竹胎。
用木头做一个望把,再用鳔胶把望把粘在削好的竹子上,并用绳子固定,等胶干的过程中制作弓梢。
在竹胎上锯出弓梢的形状,将弓身与弓梢严丝合缝地粘牢,然后将一根大牛角锯好打磨好,粘在竹胎上,用绳子固定。
再把鹿角做成的樑子粘在弓身上,等待晾干。
将胶晾干后,修整弓身,将干牛筋粘在弓箭内壁,进一步增加弓身的韧性。
在弓的梢头锯出装牛角的槽,粘上牛角,再粘上用来给弓弦减震的垫子,给弓身塑形,最后捆上弓绳。
弓的做法很复杂,也很费时间。
戚蓉做一张弓不停歇地做了七天。
她紧接着做了几十支木箭,随后跟邓淑云说了一声就跑出了门。
她迫不及待地要测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