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2 / 3)

的工具,就只能说李风泽要用。

李风泽会打猎也会修凳子椅子,经常跟木匠借工具。

邓淑云带着两个小丫头去去找木匠,戚蓉则去山上把砍掉的树枝带回来,晒干后当柴烧。

戚蓉收拾妥当,邓淑云三个人也回来了。

她们抱了一大堆,大的小的工具非常齐全。

邓淑云喘了几口气,笑着道:“我不知道婆母要用什么,把所有能带来的都带来了,木匠叔说他不急着用,什么时候还都行。”

天冷了,木匠年纪也大了,现在冬天一般不做工,除非谁家嫁闺女,给人家做做嫁妆。

戚蓉已经把槐木弄到了院子里,笑着感谢道:“辛苦你了,快回屋歇歇吧。”

戚蓉接过邓淑云手里的锯子木刨子等,开始干活儿。

她先用锯子锯了几块小圆木下来,去掉粗糙的外皮,用小些的锯子不断修整,最后修出来一个山字形。

她又在木头上画出一个草稿,拿刻刀不断雕刻,几只栩栩如生的燕子跃然而出,下一秒仿佛就要从木头上飞出来。

戚蓉美术专业出身,雕出来燕子先画骨填肉最后才是皮相,本就有异常的真实感。

再加上充满动感的姿态,木头里仿佛别有一番天地,燕子活生生的存在于这片天地里,它们舞动着翅膀穿梭于盛开着的桃林之间,轻盈快活。

两个小丫头看得呆呆的。

大丫盯着戚蓉手里的笔搁,喃喃道:“奶,你比三叔还厉害。”

李风泽师从猎户,本就会一些简单的木工,会徒手做陷阱,会用刀会射箭,还能给家里带回肉吃,是两个小丫头除娘以外最喜欢的人。

三叔会做木工,没想到奶奶做的更好。

戚蓉举着手里的小物件,笑着问道:“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大丫立刻着急回答道:“我知道,是笔搁,爹房里有。”

戚蓉揉了揉大丫的头,“答对了,就是笔搁。”

现代女人孩子的钱好赚,在这里读书人的钱好赚。

读书人的地位高,一般手里都不缺钱,舍得花,愿意为了美观和风雅付钱。

她砍的槐树并不大,做不了一整套桌椅,做两把椅子已经很勉强了。

两把椅子,费时费力还卖不上价钱。

戚蓉想做一些精细的小物件,卖给舍得花钱的读书人。

接着她又做了几个笔搁,还有笔架,以及几个镇纸,最后做了两个非常精巧的折叠凳。

这种折叠凳她曾经做过很多个,还找工厂大量定做过,在她自己的网店里卖得很不错。

粉丝们用了都说好。

见多识广的现代人都喜欢,古代人没道理不喜欢。

戚蓉用了两三天时间做好了这些东西,晾干后刷上一层桐油,防腐防虫又美观。

此时外面的雪也化得差不多了。

她给家里的牛套上车,赶着牛车往县城去。

家里红薯吃多了胃里反酸,只吃白菜萝卜胃里也不好受,她得去县城把做的小木工给卖了,买些粮食吃。

她赶着牛车从村里的小路经过,碰见了一些要进城的村里人。

戚蓉不动声色地扫过她们的脸,眉头微微蹙起。

这些人她全都认识,是李家村的人,按辈分,戚蓉该喊嫂子婶子。

但戚蓉和她们谈不上熟,也谈不上不熟。

说不熟是因为她们几乎没有过什么交流,说熟是因为她们没少在背地里说原主闲话,也没少给原主使绊子。

戚蓉看见这些人的脸就感到一阵烦闷,胸腔里憋着一股火。

这股火没有来由,也压不下去。

戚蓉叹了口气,想必原主一定非常讨厌她们。

戚蓉实在不想看见这些人,于是,挥起牛鞭,让牛快些走。

可惜,她不招惹别人,别人却不愿意放过她。

一个妇人跟戚蓉招手,“伯晟他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