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和泥土颜色相近,又藏在落下的松叶下,一不小心就容易错过了。

这可不是什么花朵,而是干巴菌!

干巴菌属于稀少菌种,无法培植,只能野外生长。

这个年代的干巴菌相对其他菌值钱,一斤能卖十块钱,但价格比起后世来已经很便宜了。再过三十年,一斤干巴菌能卖到近千元,甚至超过千元,有时候有钱还买不到。

顾晓霞顾不得身上的疼痛,忙过去把干巴菌捡了起来,开始在松树林里寻找。

没一会,她捡到了喇叭菌、牛肝菌、青头菌、见手青、奶浆菌这些在后世被称为山珍的美味。

看着自己捡的这一堆菌,上辈子落笔签字就是成百上千万合同的顾总,露出了傻笑。

自己的第一桶金有着落了。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十里村周围的山上大多都是松树林,松树林可是产菌的好地方。

现在是七月底,正是野生菌的高产期,可以一直捡到九月底,运气好一点十月头也还能赶上个尾巴。

顾晓霞有了方向,靠着十里村周围松树林的菌子,她一定能在八四年活下去,而且能活得更好。

顾晓霞抱来一堆松叶遮盖住自己刚捡的这堆杂菌,继续下山,她还得去找口锅来才能煮菌。

她记得大伯顾建军在自家菜地边盖有一个小木棚,放置锄头、砍刀、背篓、竹簸箕等农具和杂物,里面有口吊脚锅。

来到菜地,小棚子门虚掩着,那时的人很纯朴,门不上锁也不会有人随意拿别人家的东西,偶尔临时借用一下农具,也会自觉地还回来。

弯下腰进了棚子,在挑粪篓旁找到了那口表面凹凸不平的吊脚锅,锅底已经烧得乌漆嘛黑,洗洗勉强还能用。

拿了锅,砍刀,还找到半盒火柴。

临走时,顾晓霞顺便在菜地里拔了棵莲花白,凑合着能吃一顿了。

这块菜地本属于自己家的,后来大伯母找到顾老太说想多种点菜,卖了给凤娇攒学费,顾老太二话不说就让顾大海把菜地给了大伯家。

至于大伯发现东西不在,自家菜还被偷了一棵,会不会暴走,就不在自己考虑范围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