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顷刻之间便直驱齐都临淄。”

“然而此时,齐国犹如睡梦中惊醒的孩子。”

“没有作战准备。”

“也没有应战之兵。”

“更要命的是,和赵国一样,齐国也是奸臣辈出。”

“其丞相“后胜”利劝齐王投降,齐王建也就不战而降。”

“被俘虏的齐王建,被送到于共,饿死于松柏之间。”

“这个一生贪图享受,不顾国家安危的亡国之君,也得到了他应有的下场。”

“第四名,魏国!”

“灭亡时间:公元前221年。”

“主要将领:王贲。”

“难易程度:两颗星。”

“魏国和韩国的情况差不多。”

“秦始皇时,国家实力已经非常孱弱,大部分土地早已被秦国占领。”

“灭了赵国之后,秦国两线作战。”

“一路奔向东北,攻打燕国,并一路南下攻打魏国。”

“以为继续南下攻楚,奠定基础。”

“公元前225年。”

“王贲率领秦军,开始进攻魏国首都大梁。”

“然而大梁首都坚固,很难在短期内攻破。”

“统帅王贲突发奇想,引黄河,鸿沟之水冲灌大梁城。”

“三个月后。”

“大梁城垣崩塌,魏王假出城投降,被王贲所杀。”

“魏国灭亡!”

“秦国将其的建为东郡。”

“第三名:燕国!”

“灭亡时:间公元前222年。”

“主要将领:王贲。”

“难易程度:三颗星。”

“在灭赵的过程中,秦国大军已兵临燕国边境。”

“秦国在扫平三晋后,气势恢宏的秦军,又慢慢向燕国开进。”

“在强大实力差距下,燕王喜惶惶不可终日。”

“却无计可施。”

“在这样的困局下,燕国太子丹最终想出了一个孤注一掷的方法。”

“暗杀秦始皇。”

“即著名的荆轲刺秦王!”

“勇士荆轲,虽然逼得秦王绕柱!”

“也差一点,让秦王政死于自己的匕首之下。”

“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这给了秦始皇攻打燕国,提供了最好的理由。”

“荆轲刺秦后,愤怒的秦军,马不停蹄地对燕国发起进攻。”

“攻下燕都蓟城。”

“在都城沦陷后,前226年,燕王喜与太子丹逃亡辽东。”

“秦将李信率军追太子丹至衍水。”

“太子丹机智的潜伏在水中,所以幸免于难。”

“但他的父王燕王喜,为了明哲保身。”

“派人将太子丹杀掉,献给嬴政,想以此求得休战,保住燕国不亡。”

“而此时由于战略需要。”

“秦军主力调往南线,攻打楚国。”

“燕王喜得以苟活。”

“四年后,王贲奉命攻伐燕国。”

“在辽东的残余势力,俘获燕王喜,燕国彻底灭亡。”

秦朝。

秦始皇嬴政现在依旧感概万千,“寡人小时候的好朋友要杀我。”

“然后,他就被他父亲杀了,送来给寡人。”

现在想想,还是那么…离谱。

天幕依旧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