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皇帝在此召见大臣。
恢宏大殿,肃立着文武百官,伴随着福禄的一句,“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站在文官之首的林丞相,便手持笏板,向前一步道,他身穿朝服,鬓角染霜,眼中精光如炬,就像一只老狐狸一样,“陛下,臣有事启奏。”
徐玄清便抬手道,“爱卿有何要事?”
“陛下登基已有一年,后宫却只有皇后娘娘一人,按照规矩,皇上理应选秀,充实后宫,绵延子嗣,如此我大燕朝才能国运昌隆。”林丞相的话缓缓出口。
随后,另有一些文臣武将出列,跪在恢宏大殿上,“臣附议。”
唯有萧国公站在原地,眉头微微有些隆起,没发表任何看法。
坐在高台上的徐玄清,淡淡扫视底下众人一眼,笑道,“林丞相此言有理,不知萧国公有何看法?”
萧国公便恭声道,“陛下,这虽然是国事,却也是陛下的私事,只要皇上和皇后娘娘同意便好,老臣没有任何意见。”
这话一出,其他大臣就纷纷看向看着萧国公。
选秀一事,多次在朝堂上提出来,可是不是皇帝借口为先帝守孝,就是皇后身子不适,选秀延后。
他们这些大臣都知道,这是皇后娘娘不愿意让秀女入宫,想要独得帝王宠爱。
可是,谁都不敢表现出一点点看法,谁让萧家势大,朝臣中萧家人和萧家姻亲,就占据了半壁江山,更有萧太后和萧皇后把持着后宫。
所以,一旁的吏部尚书便笑道,“萧国公此话有理,还是要看陛下和娘娘的意思。”
问题又回到了皇帝头上。
萧国公脸色有些沉,依着自己女儿对皇上的心思,恐怕不会轻易同意皇帝选秀。
可是皇帝就是皇帝,自古以来就没有皇帝不选秀的。就算是皇帝同意,那满朝文武大臣也不会同意。
“皇后已经同意秀女入宫的事情了,半月后秀女就入宫。”徐玄清目光沉肃看着下首文武百官。
好像一声惊雷响起。
就连萧国公都有一些不可置信。
一旁的林丞相和吏部尚书,却明显松了一口气,笑容也真切了一些。
总算是将自己女儿送到宫中去了,从此后宫中也有他们家族的一席之地了。
随后,朝臣又说了一些其他百姓国家大事。
下朝后,徐玄清回到御书房中,紫金香炉中的香气缓缓升起,让人闻了身心宁静。
常禄将手中的册子呈上,“陛下,娘娘送来的秀女名单,请您过目。”
徐玄清挥退常禄,拿着名单过目,名册上的名字,皆是一些小官之女,来自不同的家族,看似没有丝毫关系。
想起皇后过去对他近乎独占的爱意,忽然觉得内心有些刺痛,仿佛一根针刺入心脏一样,拿着册子的手也有些颤抖。
自幼丧母,无人照拂,在阴暗深宫之中,他独自生长,整个童年,都笼罩在一层阴影之中。
直到萧溶月的出现,像一束光,照进了他生命,她娇憨,明媚,高贵,她的笑容像一朵雍容华贵的牡丹,直到现在他都忘不掉。
虽然不爱她,可是对于这份爱,他不想失去。
就像见过光明的人,不想再去黑暗。
“这……难道是萧家的意思?”
“暗一,去查这名单上的人,跟萧家有什么关系?”
宫殿的暗处,闪现一人,穿着一身黑衣,带着金色面具,跪在御案前,“是,陛下。”
徐玄清抚弄着手上的玉扳指,眼前不期然闪现过,梦中皇后那张惨白的脸,朝着外面道,“摆驾凤仪宫。”
凤仪宫中。
萧溶月虔诚的拿着手中的笔,在金纸上写下一个个娟秀的小字,从前最不信佛的人,现在日日抄写佛经,供奉堂前。
绣橘端过来一些茶点道,“娘娘,今日抄写几卷佛经了,对佛祖够诚心了,还是休息一会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