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三个人离开,姜一宁才开口感谢孙兴国,
“孙叔叔,今天的事情谢谢你。”
孙兴国喝了口茶水道,
“你这个孩子,要不是你今天早上来找我,把你这么多年的遭遇告诉我,我还一直以为姜卫军对你不错。
至于那个房子,名字一直在你外公名下,我已经跟房管局打过招呼了,你拿着户口本直接去过户就行。
还有,别跟我这么客气,你外公是我的师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以后你有什么困难一定告诉我,否则我可真就生气了!”
姜一宁笑道,“行,孙叔叔,话说到这了,我还有件事要麻烦您。”
说着,姜一宁把想要转卖工作的事情全盘托出,知道这么来回折腾实在不像话,解释道,
"叔叔,我觉得我的性格不适合上班,现在政策刚放开,有很多机会,南方那边很多人早就开始做生意了,我也想试试。"
孙兴国一个头两个大,“你说的这个情况我在报纸上也看到过,不过孩子,你这个想法很危险啊,第一口吃螃蟹的人,也许能发财,但也很有可能丧命。
叔叔我是过来人,咱们轧钢厂说大不大,说小可也不小,你的工作岗又是播音员,不用出啥力,一辈子安安稳稳的多好?”
如果换做其他人,姜一宁可能都多余解释,可孙兴国一直对原主不错,这次还帮了自己,她只能耐心道,
“叔叔,那您听说过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句话吗?再说我也不是做啥大买卖,我的本钱也不够,我对做饭挺感兴趣的,我想先摆摊试试,要是可以的话,我再计划开店。”
姜一宁前世是厨子,没做过生意,让她跑到南方下海,她也没把握。
摆摊卖个早点,包子啥的,除了买一些厨具啥的,用不了啥本钱,不用担心赔掉裤子。
见姜一宁主意很硬,孙兴国不再劝,
“行吧,既然你都想好了,那我也就尊重你的意见,但我有个要求,你的工作暂时不能卖,我先找个人顶你的班,三个月后,如果你还想做买卖,你再来卖你的工作。
至于做生意的本钱,姜卫军不是得给你一千块钱嘛,我再借给你五百,到时候要是赔了,就当我投资了,要是赚了,你再还我。”
姜卫军觉得这买卖干不长,等到时候一千五百块钱赔光,她就会老老实实回来上班。
姜一宁连连拒绝,摆摊要不了这么多钱,再说孙兴国已经帮她很多了。
“孙叔叔,你处处为我着想,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姜一宁从心底里感谢孙兴国,等日后开店第一件事,就是请孙叔叔吃顿饭。
又和孙兴国简单聊了几句,见一直有人来找孙兴国汇报工作,姜一宁识趣的主动离开。
正如她所料,她刚从轧钢厂出来,就看到王碧云,姜卫军,姜姗姗三个人正在角落里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