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大家多多少少都聽過倭國這名字。
倭寇,倭寇,這說的就是他們了。
只聽到葉真繼續說道:“可是當年的小曰本他們不服氣。
認爲倭國這名字不好聽。
可是他們當時的領頭人,叫做倭王。
顯然他們不喜歡這個稱呼。
然後發生什麼事情了呢?
“倭”在日語中同“大和”一樣都發音爲“yamato”。
這就是邪馬臺的由來。
他們將“大和”一樣爲的別名。
元明天皇治世時,規定以“和”字替代“倭”字。
並以開頭附以“大”而始稱“大和”。
自稱是大和民族。
最後他們覺得這樣還不夠,就將自己的國家稱爲日出之國。
當年想要將自己稱爲日出國,然後又有人將這改爲來曰本國。
意思就是太陽本初的地方。
這小曰本簡直是太會往自己的臉上貼金子了。
不過他們和我國交流的時候,過來進貢的時候,依然是被我國稱爲倭國。
這讓他們非常生氣,但是沒有辦法。
就向我國提出能不能將他們的國名改成曰本啊?
可是經過了許久的努力,都沒有得到我國的承認。
所以說這倭國一直是自己在自嗨而已。
所以這曰本的名字是怎麼改成功的呢?
這就要說到武則天了,在唐朝的時候。
她成爲了我國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自稱爲大周,並且自創了一個字代表自己,武瞾。
正是武則天答應了當時倭國的請求,將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曰本。
錯誤就是從這裏開始,後來的一些文人就以爲這曰本真的是什麼日出之國了。
然後就將扶桑這名字冠在了曰本的頭上。
曰本當然是大喜了,直接將扶桑那麼好聽的名字給偷過去了。
其實曰本從來都不是什麼日出之國,也不是扶桑。”
從一開始的倭國,自己改成了曰本,認爲自己是日出之國。
然後就理所當然的將扶桑的名號給偷過去了。
就是從唐朝這裏開始,一些人不知道爲什麼就將曰本和扶桑聯繫起來了。
因爲扶桑就是太陽神樹扶桑樹的所在的地方。
扶桑神樹,那可是我國神話傳說裏三足金烏棲息的地方。
古人就想當然的,一看這曰本。
哦,日出之國啊,太陽昇起的地方,這不就是扶桑嗎?
所以就將曰本和扶桑聯繫了起來。
導致後來的人都習慣了,將曰本當做了扶桑。
其實這是一個極其錯誤的說法,扶桑根本就不是曰本。
“再往前追溯的話,這曰本其實在當年秦始皇的時候。
被認爲是什麼呢?
是海外仙山之一的瀛洲,也就是爲什麼曰本還有一個名字叫做東瀛。
因爲當年秦始皇派徐福海外尋找長生不老藥的時候。
發現了曰本這一個地方,認爲這就是就是瀛洲,也就是東瀛。
扶桑這名稱和曰本其實是一點關係都沒有的。”
葉真這樣解釋之後,所有觀衆這時候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