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歷史學家,他們都是一些老古董。
他們認爲自己知道的就是真理。
特別是一些上了年紀的人。
對於一些新知識和新東西,都非常排斥。
就像有人說過,任何在我成年之後出現的技術都是無法接受的。
只有年輕人會勇於去嘗試。
一些人只會守舊。
可是在這一些人之中,不乏一些有思想的人。
“如果這樣說的話,秦始皇陵墓裏的那麼多水銀就是依靠科技力量提取出來的?”
“畢竟那水銀的量,就算是宋代,都需要提取一百年纔可以有那麼多的水銀量。”
“還有就是兵馬俑裏面的一些東西。”
“那馬車上的焊接技術,極其離譜的鑄造工藝。”
在兵馬俑裏出土的一些東西。
很多都讓當時的考古學家匪夷所思。
爲什麼這樣說?
因爲兵馬俑裏面出土的一些弩弓,全都是標準生產出來的。
那一些弩弓的零件都是標準化的,可以隨意替換。
其中一個零件壞了,可以隨意找到一把弩弓立馬就可以替換上去。
並且在那一些箭頭上,都是經過精密打磨過的痕跡。
箭鏃頭的刃部,更讓人驚歎。
將刃部放大80倍後,發現很多搓痕,竟然做到了井然有序,錯落有致,令人不可思議。
如此精細的磨痕代表了當時的最高工藝水平。
如果以當今世界的技術標準衡量,這種精準的磨削工藝,手工是做不到的。
只有依靠機器旋轉砂輪才能完成。
並且每一個箭頭的誤差做到了極爲精準的一致。
差值只在0.02毫米-0.55毫米
簡直就不像是當年可以擁有技術。
因爲就算是現代機械工藝也不過是如此而已。
還有就是兵馬俑裏出土的那長劍了,足足有90釐米。
上面居然有20年代纔出現的金屬鍍鉻技術。
類似的技術在越王勾踐劍上有過。
這樣的技術,當年的古人是根本就沒有條件可以實現的。
可如果秦始皇繼承了蚩尤的機械技術,哪怕是一點。
都足以做到這一切了!
所以說當年伯益得到了一部分蚩尤的機械技術。
然後傳給了自己的後人,一直到秦始皇那一個時期。
最近對於兵馬俑的研究當中,就有一個非常離譜的事情。
那就是那一些科學家在兵馬俑身上發現了一種藍色的塗層。
要知道藍色在古代可是非常難以製作出來的顏色。
可是在兵馬俑身上就有大量的藍色。
如果只是單單的藍色塗層,只能夠說明這兵馬俑的藝術造詣非常高而已。
但是這一些科學家卻在這藍色塗層上面發現了什麼?
超導!這一些藍色的塗層在某種條件之下,可以變現出超導的性質。
這就讓當時的科學家無比震驚了。
因爲超導材料,就算是現代科學裏面都是最前沿的研究。
之前棒子國裏的超導材料不就吵得沸沸揚揚的。
一度讓人認爲下一個時代就要來臨了。
這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