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山西籍官員彈劾?萬曆帝:一併砍了(1 / 3)

大同府殺虎口。

殺虎口,也稱西口,建於明朝,古稱參合口。

位於山西朔州右玉縣境內晉蒙交界處。

殺虎口兩側高山對峙,地形十分險峻。

其東依塘子山,西傍大堡山,兩山之間開闊的蒼頭河谷地,自古便是南北重要通道。

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殺虎口聞名遐邇,已有兩千多年曆史。

殺虎口乃直北之要衝,扼三關而控五原,自古稱爲險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殺虎口又是歷史上的重要稅卡,作爲中原與蒙古、西域貿易的必經之路,極盛時期,關稅日進斗金。

走西口中的西口,即殺虎口。所謂東有張家口,西有殺虎口。

明朝與俺答汗通貨互市後,無異給晉、陝、冀邊民打通了一條生命通道。

這本身是明朝改善與北邊遊牧民族關係,減少北方遊牧民族南下入侵中原的良策,然晉商卻趁勢而興起。

他們勾結官府邊將,大肆地走私各種物資,大發國難財。

曹正淳來山西鎮壓晉商萬曆帝給他的錦囊當中,有一條就是控制殺虎口。

而今曹正淳已經控制了整個大同府,殺瞭如此多商人,爲防止太原府甚至整個山西的商人望風而逃向北邊草原,曹正淳直接讓麻貴帶領自己的五百精銳,鎮守在殺虎口。

一方面是嚴查外逃的商人,另一方面也是趁機摸清楚關口運作的過程。

殺虎口一嚴查,頓時讓晉商們感到了真正的危機。

大同府的晉商死不死無關痛癢,但殺虎口嚴查一天,他們的損失也是巨大的。

這纔是真正觸及他們利益的大事情。

當地晉商買通的官員當即將彈劾麻貴的奏章,雪片一樣飛向了京城。

一方面說他縱容韃靼入侵大同府,殺害如此多商人搞得人心惶惶;

另一方面又說他擅自封關,導致邊民無處討生活,都快要餓死百姓了。

麻貴心裏苦啊!

這就叫什麼事啊!

明明不是我要做的,我就是個背鍋的啊!

這也太冤枉人了。

老天爺你長沒長眼睛啊,這是我要做的嗎?

這不是曹督主下的命令嗎?

這不是那個京城的,那個皇啥……就是老天爺您的兒子下的命令嗎?

這關我屁事啊!

……

京城。

京城這段時間也不太平。

京城的官員們接到了從山西過來的急報之後,比山西的商人還要着急。

沒有別的就因爲財源被搞掉了。

京城的這些高官雖位高權重,但是沒錢。

每年地方上給他們孝敬的那些錢,還不夠他們喫喝幾次。

所以他們格外重視從山西商人和東南商人那裏搞到的走私分紅。

如今東南那邊陳寒搞得東南士紳們個個叫苦連天。

幾乎每天都有急報送上來,要求他們趕緊讓皇帝把陳寒弄走,可是陳寒不僅沒有被弄走,反而是越來越囂張。

京城的文官不僅沒把陳寒搞死,反倒是自己惹了一身的騷。

文官們現在已經基本認定,東南邊可能已經不能用了,只能放棄,陳寒這個王八蛋實在是厲害。

他們現在能倚重的就只有山西。

可是現在連山西這邊也出了問題,他們可就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