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的做法,已經不僅僅是一石二鳥了,可以說是一石三鳥!
不僅救出了會計師劉先生,又讓哈唯毀容,甚至借別人手,殺死了蝙蝠俠的前女友瑞秋。
而且,小丑的二選一,其實代表着更加深刻的性質。
哈唯代表着光明與正義。
而美麗的瑞秋,則是蝙蝠俠的個人私慾具像化。
最後蝙蝠俠的選擇,顯然是正中小丑的心思。
他朝着前女友奔跑而去。
哪怕最後救下的是哈唯。
躺在醫院裏,哈唯痛不欲生。
他原本堅持着正義的那顆心臟,也因爲這次的事情,產生了動搖。
正義天平產生碎裂的裂紋。
即將垮塌。
小丑又搞出了騷操作。
他在蝙蝠俠等人還沒有緩過勁來的時候,又盯上了個“新”的目標。
新的目標知曉蝙蝠俠的具體身份。
正是韋恩集團的律師先生。
又是二選一的劇情。
但是這次的選擇權,並不是交給了蝙蝠俠。
他將是否殺死律師先生的選擇權,交給了普通的哥譚市羣衆。
一條人命。
或者上百人命。
選擇律師,醫院會被炸燬。
選擇醫院,律師死亡。
小丑不在侷限於蝙蝠俠身上。
他決定,用一個龐大的“實驗”,來確定一件事。
放大人性。
小丑奉行人性本惡的態度。
蝙蝠俠不是要保護哥譚市,保護普通人嗎?
那小丑就讓這羣被保護的普通人手上沾染上鮮血,靈魂墮入罪惡!
不是所有人都能保持絕對理智。
哪怕蝙蝠俠。
更別提即將做出選擇的普通人。
部分羣衆堅持保護醫院,小丑尊重他們的選擇,處死律師。
好在關鍵時刻,律師先生在命懸一線的時候,被蝙蝠俠救下。
小丑沒有罷休。
既然羣衆沒有做出選擇,那他默認,是蝙蝠俠替他們做出了選擇,選擇了律師一條人命。
醫院發生爆炸。
罪惡化身的小丑,更擅長攻心。
他“偷偷的”跑到了醫院,給哈唯洗腦。
用花言巧語,說服了哈唯,他控訴這個秩序混亂的世界,控訴腐朽不堪的規則。
他說—世界需要衛道者,來推動這個腐朽世界的更新交替。
問題來了。
哈唯竟然也同意了小丑。
正義的天平徹底垮塌。
哈唯被分成了極端的兩部分。
一半黑,一半白。
哈唯整個人被仇恨矇蔽了雙眼,恨意充斥着心臟,他恨蝙蝠俠,恨已經死去的瑞秋,更恨這個世界。
心中魔鬼復甦。
哈唯成了復仇者。
他開始行動了。
“……”
劇情仍在繼續。
這輾轉波折的發展,讓所有觀衆都大爲震撼。
克里斯托弗在拍攝手法上,更喜歡從光影和明暗交替,以及精心譜寫的配樂來渲染。
觀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