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敲詐刺史
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眼見自己的威脅面前的青年無動于衷,而轉瞬之間,自己竟然成為被威脅一方,常年身居高位的老者此刻真正領悟到面前青年的厲害之處。
正是因為老者明白了李清的厲害之處,所以對于李清此刻看似狂妄的言語并沒有出言嘲諷,能夠混到刺史的位置上足以證明老者的察言觀色能力臉的是何等的爐火純青,登峰造極。
老者相信面前青年的言語并沒有絲毫的誇大,足足對峙了将近半刻鐘的時間,眼看着圍在刺史衙門外的百姓越來越多,老者很是明白的派遣身邊的衙役“請走”圍在一旁的層層群衆。
與此同時,老者揮退身旁守衛的層層甲士,走向前去,大約距離李清數步之遙,老者一臉平淡的說道:“外面人多口雜,還請公子入內商議,也與本官與公子之間存在着什麽誤會也說不定。”
眼見剛剛在層層甲士護衛下的老者竟然走出層層保護圈親自走到自己面前邀請自己,李清此刻自然也不能做出半點退讓。
其實老者的意圖李清又何嘗不明白,老者之所以如此做,就是将李清逼上絕路,李清再有城府畢竟是一個熱血青年!
自然不能在自己屬下面前有着絲毫的退讓,目前自己等人正處于對峙的上風,若是李清此刻一旦退縮,那麽先前的努力定當會付諸東流,而且以老者的城府,李清可以肯定一旦此時的李清拒絕老者的邀請,老者定然會有後招等在後面!
眼見無法退卻,李清滿臉笑意的說到:”劉刺史言重了,哪裏會有什麽解不開的誤會,既然長者相邀李清身為晚輩,又怎好推辭呢?“與先前的張狂氣質完全相反,此刻的李清言談得體,舉止有度,完全是一副謙謙君子的風範。只不過在與老者寒暄的時候,李清的心中所想卻在不停地罵着“老狐貍”。
對于李清前後兩種完全的迥異風格,青衣武士還好,畢竟一起走過了兩天,對于李清,諸位青衣武士早就已經見怪不怪,因此,此刻的表現倒還算正常。
但是青衣武士能夠接受,并不代表所有人都能夠接受,原本已經做好被拒絕準備的老者眼見面前的青年竟然答應了自己的邀請,而且态度還十分的恭敬,若不是親眼見到剛剛李清張狂的模樣,老者真的不敢相信面前舉止有度的大好青年還有如此張狂的一面。
饒是歷經風雨,飽經滄桑,老者堆滿皺紋的面皮也忍不住一陣抖動,猶如秋日裏的殘菊在随風飄動。
只不過,雖然接受了老者的邀請,但是李清并不會傻傻的一個人獨自跟随其進入堂內,若是真的如此,那李清腦袋就是秀逗了,自己先前的努力付諸東流不說,自己的小命還會掌握在他人手中,這種感覺讓人很是不爽!
因此李清很是大意的帶領全體的青衣武士進入刺史衙門的堂內,幸虧府衙夠大,李清一行人的進入并不顯得擁擠,只不過看着分布在周圍的唐軍甲士和官府衙役,外面的普通的百姓總覺得有種甕中捉鼈自投羅網的感覺!
通過剛剛面前的玄衣青年與岐州刺史的對峙,衆人自然明白,面前的玄衣青年青年不會看不出目前的場景,只是衆人不解的是,眼前的玄衣青年明明有拒絕的機會,為何“魯莽”的選擇接受邀請呢?
其是發自內心的衆人還是願意站在李清這邊的,畢竟如今的岐州城的多數普通百姓都被劉家父子欺壓過,如今見到李清能夠為他們出一口惡氣,自然心中是十分的舒暢····自然而然的衆人不希望面前的玄衣青年出現意外。
此刻的李清對于岐州城百姓的心中所想自然不知道,也沒時間多想,此刻的李清所想的是觀看周圍的形勢地勢,“君子不立于危牆”,李清雖然答應的豪邁,但是從來不會莽撞行事,若是細心,還可以發現青龍衛士雖說是全體進入內堂,隊形看似散亂無意,但實則将李清與韋嫣語等人牢牢的保護在衆人的包圍圈之內!
無論敵人從哪個方向進攻,保護韋嫣語的青衣武士定然會以最快的速度将之護送闖出刺史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