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都没成功的产品,

在你这竟然变成了落后的产品。

这是人话吗?

专家们十分默契,都没有接韩渔的话茬。

他们倒要看看,

韩渔口中所谓先进的自动化流水线,究竟能生产出什么样的产品。

往前走着,走着。

一个陌生的巨大机器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作为国内材料学界的专家,没有一个人认出来这个机器是什么。

还是蒋修贤开口发问道:

“小韩,这个机器?”

“这是干喷湿纺的聚合釜。”

???

“干喷释放?那不是存在于理论中的工艺吗?”

“你连这种工艺都掌握了?”

专家们发出不可置信的哀嚎。

渔具厂,民企,干喷湿纺。

此时他们看向韩渔的眼神好像在看什么稀世珍宝一般。

韩渔无奈解释道:

“渔具厂这些年,太过注重研发,销售方面有些薄弱,所以知名度不高......”

“小韩,你不用再说了,就单单从你这套设备来看。

天合生产的碳纤完全可以符合军方的用料要求。

只是你们的产量。”

王梁不懂技术,他蒋修贤还不懂技术吗。

和民企的鱼竿不同,

碳纤维制造鱼竿能用产生多少用量,

制造战斗机就不同了,一年至少需要3000吨打底。

这不是一个小微的民营企业能够承受的。

到时候空有工艺,没有产量,看着更让人闹心。

韩渔听到这话,表情变得有些不自然。

“蒋老,产量方面你不用担心。”

“现在渔具厂生产的碳纤总量有不少盈余,我们现在正在发愁销路。”

“不光是天马一号,为了合理把这些碳纤维消耗完,

我们还计划推出10款鱼竿,在今年下半年上市,

而且包括国内外很多运动品牌使用的碳板碳纤都是我们在供货。”

“怪我,当初看新技术研发成功,有点小骄傲,”

“光顾着生产,一不小心就生产了一万多吨。”

韩渔云淡风轻的说道。

全然没有注意到这些专家和空军少将兴奋至极的表情。

好家伙,一万多吨。

小日子的总产量也不过如此吧!

边说边走着。

众人来到了一间巨大的生产车间中。

车间已经完全实现了自动化生产,

有几个值班的工人在,以防出现什么意外。

毕竟机器再智能也应付不了突发情况。

“这个车间是?48k束丝的生产流水线!”

!!!

“没错,蒋老。”

“这条流水线预计下周就彻底关停了,”

“天合今年四个季度的生产目标已经完全达成,再生产也没有意义了。”

欲哭无泪,

专家们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感情这么多年的研究,以及向外国进口。

是找错了方向,

国内的碳纤技术已经世界领先。

“对了,王将军,你们空军大概需要多少吨碳纤。”

韩渔发问道,

韩渔已经计划,国外订单全部取消。

从此天合碳纤的生产车间只供给渔具和军方。

“3000吨,t300强度的碳纤,天合的产能跟得上吗?”

王梁试探性的发问,毕竟不能耽误人家正常做生意。

韩渔确实面露难色:

“一定要t300的吗?”

“我的意思是别的型号.......”

蒋修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