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1 / 2)

温婉宁陆谨 金温水暖 3063 字 2024-03-17

温府内,柳氏难得露出笑脸,看着自己好些日子不见的女儿很是欣喜。

她几步上前,伸手过来就紧紧握住了女儿的小手,一时眼眶都有些发酸。

“看着像是胖了些,气色红润了些。”柳氏仔细瞧瞧女儿,语气带着欣慰地道。

年纪大了,闺女过得好,是她唯一的盼头。

温婉宁看着阿娘倒是瘦了些的模样,眼眶立马就红了,哭腔的说:“姨娘,我想你了。”

柳氏嗔怪,语气加重道:“都已经嫁人了,哭哭啼啼的像什么样子。”

不待女儿回话,柳氏又一副很郑重的表情问:“可是先去给夫人请了安了?”

在温家这样的官宦人家,最要紧的就是规矩二字了,温婉宁是外嫁女,不好常常回来,这才是她嫁人后第二次回温家。

柳氏心底高兴,但也不忘了府里的规矩,生怕女儿没了礼数,到时候惹得夫人老爷生气。

温婉宁见母亲如此,赶紧回答道:“去了的,只是夫人有事要忙,让刘嬷嬷告诉我直接过来看您就是了。”

“这便好了,温家到底是你娘家,咱们可不能得罪夫人和老爷。”柳氏一脸宽慰。

“嗯,我都知道。”

小妇人低低的应了一声。

柳氏拉着女儿的手一边往屋里走,一边又问:“姑爷呢,知道你过来吗?”

说起陆谨,她的小脸上扬起笑意来,杏眸格外的亮,“夫君知道的,这次还是他主动送我过来的呢,对了,夫君现在在正厅与父亲说话呢。”

柳氏看她一副小女人模样,心底也是欢喜,小两口恩恩爱爱的过日子是她乐得见到的。

妇人一边听,一边往茶壶放茶叶,温婉宁见了,上前几步将小火炉上烧的开水壶拿过来,茶叶的清香随着热水的浇灌,一会儿就散开来。

柳氏看了眼女儿,轻啄一口茶后,才又道:“我前几日听老爷说起,大郎要参加明年的乡试?”

温婉宁捧着茶碗正喝着,听阿娘问起这话,抬起脑袋,眼眸里带着一点得意之色,但很克制的说,“对的,夫君还说他这次一定考个举人回来,还说、还说要让我过上好日子。”

说到后边那句时,小脸上染上一抹绯红,有些羞怯。

柳氏一听,倒有些不同意的脸色,把茶杯往桌上一放,清脆的声音让小姑娘不解的看过来。

“阿娘怎么生气了?”温婉宁小心问道。

妇人甫一听见“阿娘”,叹一口气,“说多少次了,不要叫阿娘,不要叫阿娘。”

“我、我只是看姨娘脸色不好,才一时说错话了。”小姑娘被母亲的话刺了一下似的,结结巴巴解释。

柳氏睨她一眼,又说起自己为什么生气,“我那日问你家大郎时,说是下一回乡试才去呢,我还道他年纪虽轻,但心性沉稳,怎的又改变主意了?”

温婉宁乖巧回道:“夫君说他有把握的。”

“举人老爷那是很好当的吗?你父亲三十二岁考上,人家还得夸一句青年才俊呢。”柳氏有些生气,本以为姑爷是个稳重的,哪晓得一天一个主意。

“夫君又不一样。”温婉宁垂着小脑袋,闷声闷气的反驳。

柳氏气笑,伸出手敲了敲女儿的脑袋,“真没出息,这才多久啊,就被你家大郎拿捏的死死的。”

温婉宁红了脸,但也不开口说话反驳。

妇人见此,一副无可奈何道:“当今的李丞相,人家也是十九岁中的举人,天下人都夸是神童呢,你家大郎是聪慧,可老爷说了,他的文章还欠些火候,晚几年考也没什么不好的。”

温老爷想当年也是很有才名的,先帝看了他策论,甚至说他是个栋梁宰辅的人才。

本来该被重用,只是倒霉,先帝被当今的武帝谋朝篡位了。他还没来得及做什么大官呢,就被贬到地方上当县令,一做就是十几年,一直得不到升迁。

既然他都说姑爷的文章还欠火候,那肯定没有说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