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2 / 2)

些科技,或者那个时代的武器给弄过来,我大明,肯定能天下无敌!”

在陆地上,大明自然是天下无敌。

但是海军方面,就很无奈了。

朱元璋之所以下禁海令,除了防止倭寇之外,就是大明海军实力不强,在鄱阳湖和陈友谅决战当中,损失殆尽。

还得等到之后的朱棣。

朱棣为了传播大明天朝上国的威名,派遣郑和,也就是著名的三宝太监马三保下西洋。

然后船舶技术就得到了蓬勃发展。

只是到了宣德朝。

随着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结束。

下西洋就告一段落了。

直到后来,大明宪宗,也就是‘成化犁庭’这四字成语的由来,成化帝朱见深时期。

兵部车驾郎中刘大夏,毁了郑和下西洋的航海资料。

很多人说,之所以大明没有赶上大航海时期的殖民浪潮。

是因为大明实行的海禁政策。

但是这不能完全怪这个。

毕竟我华夏,自有国情在此。

玩西方殖民那一套,是不行的。

毕竟,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思想,是牢牢刻在华夏民族基因里面的。

如果你真跟西方那一套搞。

在古代那种来回一次都得几个月的条件下。

就算是你给人家一块地,就算只有一点手下。

他们也真的能给你建国、称王!

不要怀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八个大字!

至于说,为什么不像周朝那样。

来个分封。

不封外人。

就封自己的藩王出去。

就算最后大明亡了,但世界主导权还在华夏手中。

那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了。

按照大明皇帝的想法。

都跑出去当王称帝了。

如果时机恰当。

大明衰弱了。

但是大明的富庶他们也知道。

万一反攻呢?!

“令咱万万没想到的是,允..朱允炆居然这么愚蠢!”朱元璋面露凶光,心中不由得想道。

在他的心中,朱允炆,已经注定和皇位无缘了!

“等回到宫中,就把朱棣召回吧,既然朱棣能在敌我双方实力悬殊巨大的情况下,还能打败朱允炆,推翻了建文朝,那就说明他的确比朱允炆适合当皇帝,之后去找小越问问,朱棣当上了皇帝之后的表现如何,如果可以的话,就立朱棣为太子,也未尝不可!”

朱元璋想道。

后世点评朱元璋和他的儿子们之间的关系。

有一句话就很真实。

‘朱元璋的儿子分两类,第一类是朱重八的儿子朱标,第二类是朱元璋的皇子们!’

朱元璋对长子很喜爱。

连带着长孙也是。

可是随着孙子越来越多。

长子和长孙都死了之后。

朱元璋考虑的就不是私情,而是大明的传承了!

既然朱允炆不能当一个好皇帝,那么就换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