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敛声敛气,分立两边站了,眼望着座上的玉帝.玉帝见众仙家安静下来,目光一扫,手抚长须微笑道:“众位爱卿可知下界发生何事,竟弄出如此动静来。”众仙家相互看看,一时间却是无人知晓。
“启禀陛下,臣已谴顺风耳、千里眼去查,少顷便知。”在仙班中闪出一老者,白须白发,正是那太白长庚星君。
玉帝听了,望了太白一眼,点点头,便不再言语。
须顷,顺风耳、千里眼奔入大殿。
玉帝见顺风耳、千里眼进入殿中知道已查明真相,忙问道:“爱卿可曾查知,下界发生何事,尽有如此动静。”
顺风耳、千里眼上前拜奏道:“启禀玉帝,臣等已查明事因。”
“哦,快快报来。”玉帝听说已查明事因,连忙问道。
殿中众仙皆噤声,仔细听顺风耳、千里眼禀报。
顺风耳、千里眼躬身对玉帝道:“此乃下界东胜洲地界有一仙石吸收天地灵气,釆集日月精华,内孕仙卵,今日崩裂,产出一石卵,化成石猴模样,方造成如此声势。”
玉帝听了,抚须惊叹道:“竟有这等事。”
殿下众仙也是惊叹不已,相互议论,殿中顿时私语一片。
玉帝沉思片刻,抬头环顾四周,见众仙卿窃窃私语,便抚须含笑道:“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也是万物之福,不足为异。”
众仙卿听了,唯唯称是。
玉帝又问道,“爱卿去查看,可知那神石所处何地?”
顺风耳、千里眼两人忙上前道:“启禀玉帝,臣奉旨观听金光之处,乃东胜神洲东海处傲来小国之界,有一座山,山上有一仙石,石产一卵,见风化一石猴,在那里拜四方,眼运金光,射冲斗府。如今隐入山间,不知去向了。”
玉帝听了,微微颔首道:“如此也好,此石猴乃天地灵气所生,日月精华所化,也为万物之一,有其生存之道,我们且不去管它,让其在凡间与万物同存,享生灵之道,遵自然之数罢了。”
说罢,便眼望阶下御史官,传旨道:“天有神而地有鬼,阴阳转轮;禽有生而兽有死,反复雌雄。生生化化,孕女成男,此自然之数,今神石化出神猴,也乃造化使然,着冥君将此猴载入生死籍中,以享天年。”
史官听了,施礼退下,自去传旨去了。
众仙议论片刻,也不以为然,便纷纷躬身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