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静心小厨(1 / 3)

趁着饭店打扫的空,简单洗了把脸。好在都是皮肉伤,身上有些淤肿,老刘也不在乎。

“老胡啊,一年多没见了,没想到见面让你见了这么一出。”老刘揉着胳膊,坐在胡厅长对面,说道:“一把老骨头,真是不禁折腾,要是年轻那会儿,我自己怎么也能对付四五个。”

胡厅长端着茶杯,喝了一口水,“你说的倒是真的,跟你爷爷学的那几手洪拳,想当年扎实的很啊!”望着老刘身上的伤,不禁又唏嘘起来,“这些人狗皮膏药一般,大罪没有,小错不断,如果不能根治,给你也容易留下隐患。”

狼哥一群人,打架斗殴进局子寻常。拘留个十天半月放出来,又继续横行,令人确实头疼。

老刘一笑,“你把他们都关进去,也不是长久之计,出来后还不是继续为非作歹?”

为非作歹?胡厅长干了三十年警察,深知这类人的麻烦,“我让省厅查查他们的底子,抓紧去几个,让他们先消停一下再说!眼前还有个大案子比较棘手。”

老刘露出担忧之色,“就是你刚才说的那个什么6.21……”杀人分尸案,老刘问道:“案子有眉目了没?”

“没有啊!”胡厅长往椅子上一靠,习惯性掏出一盒烟,给老刘抛过去一支,老刘双手接住,“还是红春烟!你还真抽的惯!”

“那是,抽了十几年了,不舍的换啊!”胡厅长不无感慨的说道。

红春烟是胡厅长家乡的烟,像他抽的这种,价格不贵,市面上很普通。

“凶手的作案时间有什么共通之处么?”萧寒看看表,下午四点了,想起中午案子的发现,问道。

高主任在一旁回道:“几个受害者死亡时间都在晚上,时间从八点到凌晨五点之间。经过一系列法医辨认,死者的死亡时间应该确定了。”

顿了顿,高主任继续介绍案情,:“死者都是外地来本市工作或者打工的,工作性质涉及餐饮、工厂、发廊不等。据现场留下的脚印,我们大概推断出,凶手是一名一米七到一米八五之间的强壮男子。”

胡厅长从沉思中回过神来,记起萧寒来时曾说有了新发现,于是问萧寒:“中午的时候你说过有个发现,现在可以说说了。”

萧寒也不在兜圈子,直接说道:“胡厅,高主任,我在对比照片中脚印的时候,发现凶手应该故意穿了小一码的鞋子。”

“什么?小一码?”胡厅长跟高主任面面相觑,都看到了对方的震惊。他两个人明白这里面的含义,如果凶手穿着小一码的鞋子行凶,那隐藏在里面的东西就太耐人寻味了。

“洛卡尔物质交换定律!”萧寒胸有成竹的说道,“我听说在警界流传着这么一个定律,说是在实施犯罪过程中,犯罪行为人必然会直接或者间接留下痕迹。既然不管凶手怎么处理都会留下所谓的罪证,那何不留下一个假的证据,从而误导侦破方向。”

一旦侦破方向被误导,那结果不言而喻,只会在错的方向里越陷越深,贻误了抓捕凶犯的最佳机会。甚至还会有人继续受到凶手残害。

胡厅长盯着萧寒,表情凝重,“小萧,你说鞋子小一码,有什么根据?”

从鞋印里看出凶手错穿鞋子,来误导警方破案,确实有些匪夷所思,也难怪胡厅长慎重对待。

萧寒一转话题,“胡厅长,说了你们可能不信,在我们祖上,有一位长辈曾经在清末逃难时,给一位地主看护果园。”

“看护果园?”胡厅长一脸纳闷,“你那位长辈跟鞋子大小有什么关系?”

“我那位长辈,看护果园时,常有当地百姓去偷取果子。但都是因为没有抓住现形,最后不了了之,而后果都让他承担了。东家责骂,小偷光顾频频,我那长辈居然在那时候,领悟了一种本领。”萧寒一耸肩,“凭印追凶!”

“凭印追凶?”在座几人都被天方夜谭般的故事惊呆了,高主任一脸不信,“小萧,你说的凭印追凶,是怎么个追法?跟我们刑侦手段有什么不同?”

“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