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二三往事(10 / 12)

陆渐阿市 沧海.卷1 18395 字 2024-02-19

惜乎后世之人,不复知我也……’如此连叫三声,抓起身畔软枕猛掷于地,只见火光迸出,巨响如雷,雷火之后,这一代奇人盘坐而逝。”

鱼和尚说到这里,久久无语,陆渐也沉浸于故事之中,一时忘了言语。

过了半晌,鱼和尚方道:“陆渐,你听了这个故事,有何感想?”陆渐想了想说道:“这位思禽先生的做法很奇怪,叫人无法理解,比方说,他为什么要将自己毕生心血烧掉,还要拍手大笑?”

鱼和尚道:“这拍手大笑,比那号啕痛哭更绝望十倍。当思禽先生发觉自己一意推崇的‘抑儒术、限皇权’的大道,在这世上终究无法施行,而大道不行,与这大道相合的智慧不但难以推广,反而会成为帝王独夫的工具。与其祸害世人,不如毁之于烈火。他口中虽笑,心中之痛却鲜有人知,是故临终时大叫‘惜乎后世之人,不复知我也’这一句话,才是他的心声。”

陆渐听了,仍是不尽明白,欲要再问,忽生警兆,伸手扶住一根翠竹,翠竹中空,根连大地,将里许方圆的动静纤毫传来,但觉有几人伏在竹上,忽远忽近,游移不定。

陆渐略一沉思,挥刀砍下几根竹枝,削成竹箭,向着一人藏身处奋力掷出,仅掷二十来步,竹箭啪地坠地。

鱼和尚猜到他的心思,说道:“你用‘我相’试试。”陆渐又取一支竹箭,依照“我相”扭转身形,奋力掷出。

锐响排空,竹箭去似惊电,在林中一闪,便听一声惨叫,绿竹上掉下来一个人,黑衣蒙面,肢体扭曲,额头清晰可见竹箭的箭尾。

陆渐本来只想惊走来人,谁知竟然射死一个,一时也是目定口呆,耳听得竹林飒飒,剩下的忍者被竹箭惊吓,转眼之间逃得远了。

鱼和尚也很吃惊,喃喃道:“此乃意外,和尚也没想到。”陆渐一日之中连杀三人,心中极不痛快,发了一阵呆,才选了根粗壮竹子,举刀砍削。

鱼和尚奇道:“你做什么?”陆渐说:“爷爷说过,大江大河,必通大海。我先造一个竹筏子,到了夜间,咱们悄悄顺水航行,到达海边。那些忍者一定料想不到。”

鱼和尚默默点头,寻思陆上步步危机,若是改走水路,可收出其不意之效。眼见竹竿粗大坚韧,陆渐砍伐费力,便道:“你以‘寿者相’出手,刀至竹身,再变‘猴王相’。”

陆渐依法施展,刀锋所向,断竹有如割草,变得十分容易,只是身子扭来扭去,感觉十分古怪。

鱼和尚点头道:“初习‘三十二相’,须得借用相态激发劲力。将来练得久了,相态尽被化去,仅存神意,神意一动,劲力自生,即便端坐也可伤人。”

陆渐砍了十多根大竹,削去枝丫,破开其中一根,切割成条,搓制竹索。鱼和尚便教他用“诸天相”结索,以“多头蛇相”捆缚竹筏,果然事半功倍。陆渐不时感知四周动静,众忍者料是损兵折将,一时再无人来。

待到入夜,陆渐将竹筏拖入水中,扶鱼和尚坐在筏首,撑着篙顺流而下。

其时星月无光,水声如幽人呜咽,两岸倾崖危岩,在天边勾勒出纤细模糊的影子,或如渴骥奔麟,或如雄狮饿虎,千姿百态,莫可名状。

陆渐一颗心始终悬着,生怕“哗啦”一声,又从水中钻出人来。好在大半夜过去也没动静,眼见天色将明,方才确信计谋成功,便坐了下来,正要打盹,忽听鱼和尚咳嗽一声,以倭语高叫:“陆渐,你可知道,忍者杀人,大有学问,若无必杀把握,决不轻易出手。如今危险才开始,你千万不可大意。”

陆渐腾地站起,冲口问道:“有敌人吗?”鱼和尚声音一扬:“忍术的要旨只在八字:‘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他如何动手,何时动手,被你猜着了便不算高明。至于时机,必在你最无防范之时。而常人最为疏忽的时候,正是天亮之时。”

话音未落,左岸传来一声低啸,几道黑影倏然纵起,如淡淡轻烟逝去。陆渐不觉冷汗迸出,他自以为得计,不料这一众忍者早已尾随,料是定在黎明动手,却被鱼和尚一口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