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卉归海(8 / 15)

的思念再一次强烈起来。

此情此景,兰晓诗就像贾府里那个带着忧伤的诗意林妹妹,在身体的感觉上叫人怀念不起来的。贾宝玉之所以视林妹妹为天仙,实则也只是带有诗意的清凉的天仙,作为贾府的公子,凡间肉体的温暖已经由袭人等一帮丫环们给予了,在林妹妹身上,他可以一心一意地诗意地对待爱情,而不需掺杂肉体的欲望了。假设不是贾宝玉,而是作为凡人来选择生活中的伴侣,热情大方、洋溢着热情生活气息的薛宝钗毫无疑义是首选。贾府里除了宝玉外,所以的人都把宝哥哥的媳妇定位在薛宝钗身上,也代表了一种世俗的价值观。

此时,躺在床上的世俗的韩江林翻了一个身,心想,同床异梦,呵呵,同时思念两个女人,这是不是代表了人的精神裂变?

没有想到的是,另一个人以生动鲜活的事实,从另一个方面对韩江林的这一问题提供了答案。

第二十章 折戟沉沙地

李功来巨额贪污受贿案的暴露,带来了另外一个严重隐忧,在他任内的承包出去的水利工程,会不会此而全部成为豆腐渣工程?

这个问题牵动了市县领导和水利专家的神经。市委常会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检查白云县水利工程质量问题,要求相关部门认真排查安全事故隐患。可见这个大案给领导造成了多大的压力。

在李功来任内的这几年,是白云水利投资最大、所上项目最多的时期,每一项水利工程都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像小水电、防洪堤等项目,一旦工程质量存在问题,等于在老百姓头上悬挂了一把达摩斯利剑。

按照市委的安排部署,从三个方面揭开李功来留下的工程质量谜码。一个水利工程专家检测工程质量。通过对一系列的工程质量检测,李功来督建的水利工程不仅不存在质量问题,与其它时期的工程质量比较,相对还要好一些;一个是审查承包工程的建筑老板。这些老板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李功来不仅牙齿长得利,钱吃得凶,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十分严格,他们苦笑着戏说,他是两手都在抓,两只抓手都非常硬,在他手里搞工程,没得吃。还有老板客观地评价道,李功来这个人懂技术,除了贪财这一点不足外,其它还没存在什么问题。

谜底最后是李功来自己揭开的,他对办案人员说,贪欲扭曲了我灵魂,但并没有蒙蔽掉我作为技术人员的眼光,所以我贪得越多,越担心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对工程质量监督得越严格,对包工头们检查得越狠。

听到这个汇报,韩江林这才明白,李功来的狠原来是这么来的。李功来贪了钱却想方设法瞒天过海,不仅蒙蔽了他的眼睛,也蒙蔽了所有人的眼睛。只有一个人的眼睛没有被李功来蒙蔽,这个人就是李功来的妻子。当这个女人向水利局党组反映李功来的问题时,党组不相信视工程质量为生命的李功来会贪污受贿;这个女人向纪委反映情况,要纪委审查李功来的经济问题,纪委认为李功来是一位认真负责的同志,希望家属要支持工作,不要听信谣言。人们常说,真理只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其实,真相绝大多数时候也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但是,大多数人往往并不相信少数人手里的真理或者真相,只有当人们莽撞前行,撞了南墙时回头一看,才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犯了错误的绝大多数人并不都敢于承认错误,个别人甚至为了掩盖错误,不惜牺牲掌握真理或者真相的人,来维护自己那一点狭隘和虚伪的自尊。为了尊重真相,在公安机关核实完李功来妻子财产方面的问题后,韩江林专门请示苟政达,解除了这对个女人的拘禁。

李功来案子对韩江林的刺激很大,这些天一直在反复地思考知识分子的人格问题。

贪欲与质量,是一对水火不相融的矛盾,李功来却能把二者统一得如此紧密。李功来扭曲了灵魂,戴着镣铐把舞跳得这么好,才使得白云在水利工程上没有遭受二次损失,这是不幸中的万幸。李功来的人格分裂,只是长期以来在传统儒家文化熏掏下,知识分子人格扭曲异化的一个缩影。自孔子治世无力转而清谈仁义,人格就已